[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0945.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9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汭;曹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H01M50/426;H01M50/431;H01M50/4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新哲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导热 涂层 隔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膜和涂覆于所述基膜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括石墨烯包覆物和溶剂;所述石墨烯包覆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80%。本发明通过在隔膜的涂层中添加石墨烯包覆物,使得隔膜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从而使得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外扩散,能有效改善动力电池散热问题,减少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实现了人们走的更远的梦想。
目前,因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全球环境污染加剧问题以及燃油的不可再生性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省不可再生能源的重视。为了加快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少国家的政府已经出台了诸多大力扶持电动汽车的政策,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开始从传统的燃油汽车转向电动汽车的研究以及生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动汽车将会完全替代燃油汽车的位置。
电动汽车是以电力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汽车。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充电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人们的用车体验,于是快充技术应运而生。不过,虽然快充技术意味着更短的充电时间,但同时也由于充电电流比常规充电时大很多,所以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多且更明显。当过高的热量持续累积时,将会导致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从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改善动力电池在快充时的散热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包括基膜和涂覆于所述基膜上的涂层;其中,
所述涂层包括石墨烯包覆物和溶剂;
所述石墨烯包覆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80%。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石墨烯包覆物包括石墨烯粉体和包覆在所述石墨烯粉体表面的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氧化物通过碱性沉淀剂和金属盐或非金属酯类化合物混合,待沉淀后进行离心,陈化后,再在氮气氛围下脱水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金属盐为AlCl3、Al2(SO4)3、Al(NO3)3、ZrCl3、ZrSO4、Zr(NO3)2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非金属酯类化合物为原硅酸四乙酯。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石墨烯包覆物的涂层厚度为2-12um。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基膜的厚度为5-15um。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基膜为PE基膜、PP基膜、无纺布基膜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涂层涂覆于所述基膜的其中一面或两面。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中,所述石墨烯粉体的粒径分布为200-500nm。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动力电池导热涂层隔膜,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