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清洗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1731.3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享;付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B60S1/48;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风挡 玻璃 清洗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清洗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车身域控制器以及舒适域控制器;行车记录仪与舒适域控制器电连接,舒适域控制器与车身域控制器电连接;车身域控制器还分别与汽车的喷嘴电机和雨刮电机电连接;行车记录仪通过其摄像头获取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舒适域控制器;舒适域控制器根据行车记录仪提供的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是否有异物;当舒适域控制器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的表面存在异物时,发送执行信号至车身域控制器,使车身域控制器控制喷嘴电机和雨刮电机工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智能化清洁前风挡玻璃,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汽车的科技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前风挡玻璃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清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雨刮系统一般是手动或者采用雨量传感器进行自动操作,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当今汽车智能化水平提高,行车记录仪几乎成为标配零件,且车辆传感器数量呈指数级上升,成本也逐步提高;如何通过合理利用汽车现有配件来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是汽车制造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基于上述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清洗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汽车雨刮系统清洁前挡玻璃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清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车身域控制器以及舒适域控制器;行车记录仪与舒适域控制器电连接,舒适域控制器与车身域控制器电连接;车身域控制器还分别与汽车的喷嘴电机和雨刮电机电连接;行车记录仪通过其摄像头获取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舒适域控制器;舒适域控制器根据行车记录仪提供的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是否有异物;当舒适域控制器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的表面存在异物时,发送执行信号至车身域控制器,使车身域控制器控制喷嘴电机和雨刮电机工作。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中央网关,行车记录仪通过以太网或USB与中央网关通信连接;中央网关分别与车身域控制器通信和舒适域控制器通信连接;舒适域控制器通过中央网关将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传输至舒适域控制器。
进一步地,舒适域控制器根据行车记录仪提供的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并通过其视觉算法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异物为水滴或灰尘。
进一步地,行车记录仪设置于汽车前风挡玻璃位于汽车内侧的上端,且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投射视线的范围至少包括汽车前风挡玻璃的上方区域。
进一步地,舒适域控制器通过图像识别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的表面存在异物;当判断异物是灰尘时,通过车身域控制器先控制喷嘴电机开始工作,再控制雨刮电机工作;当判断异物是雨滴时,车身域控制器直接控制雨刮电机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行车记录仪还用于在汽车启动时录制汽车前风挡玻璃前方的视频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前风挡玻璃清洗方法,该清洗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S1:汽车处于启动状态,汽车内的行车记录仪通过其摄像头实时获取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舒适域控制器;
S2:舒适域控制器根据行车记录仪提供的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的图像信息,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表面是否有异物;
S3:当舒适域控制器判断汽车前风挡玻璃的表面存在异物时,发送执行信号至车身域控制器,使车身域控制器控制喷嘴电机和雨刮电机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S3步骤中,当舒适域控制器判断异物是灰尘时,通过车身域控制器先控制喷嘴电机开始工作,再控制雨刮电机工作;当舒适域控制器判断异物是雨滴时,车身域控制器直接控制雨刮电机开始工作;当舒适域控制器判断没有异物时,直接返回至图像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1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