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检材中13种贝类毒素的检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2006.8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栾玉静;王芳琳;黄健;董颖;崔冠峰;接强;李少元;孙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检材中 13 贝类 毒素 检验 方法 | ||
1.生物检材中13种贝类毒素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生物检材的处理:生物检材经萃取处理后得到样品提取液;
步骤B、标准物质溶液的准备:以水为溶剂,用13种贝类毒素的标准物质分别配制13种贝类毒素的标准物质溶液;
步骤C、标准溶液的准备:用13种贝类毒素的标准物质溶液分别配制13种贝类毒素的标准溶液;
步骤D、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的准备:分别用13种贝类毒素的标准物质溶液配制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步骤E、质控样品的制备;
步骤F、分别吸取样品提取液、空白样品提取液、添加样品提取液、标准溶液和混合标准工作溶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检测,分析并计算检测结果;
所述13中贝类毒素分别为:C1、C2、GTX1、GTX2、GTX3、GTX4、GTX5、STX、NEO、dcSTX、dcNEO、dcGTX2和dcGTX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检材中13种贝类毒素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生物检材为血液或尿液;
所述生物检材的处理方法为:取血液或尿液的生物检材样品于离心管中,用乙酸溶液调节pH至2.0-4.0,离心后吸取上清液于容量瓶中;向含有沉淀物的离心管中再加入乙酸溶液,涡旋混合,再次离心,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乙酸溶液稀释,得到样品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检材中13种贝类毒素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生物检材为血液或尿液;
所述生物检材的处理方法为:取血液或尿液的生物检材样品1.0mL于50mL离心管中,用1.0vt%乙酸溶液调节pH至2.0-4.0;4℃条件下7000r/min离心10min,然后吸取上清液于10mL容量瓶,向含有沉淀物的离心管中再加入3mL 1.0vt%乙酸溶液,涡旋混合,4℃条件下7000r/min再次离心10min,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1.0vt%乙酸稀释至10.0mL,得到样品提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检材中13种贝类毒素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生物检材为生物组织;
所述生物检材的处理方法为:取绞碎的生物组织于离心管中,加入乙酸溶液在冰水混合浴中进行组织匀浆,用乙酸溶液调节pH,涡旋混合,然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水浴加热后取出离心管,再次涡旋混合,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2.0-4.0,离心后吸取上清液于容量瓶中;向含有沉淀物的离心管中加入乙酸溶液,涡旋混合,再次离心,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乙酸溶液稀释,得到样品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检材中13种贝类毒素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生物检材为生物组织;
所述生物检材的处理方法为:称取绞碎的组织1.0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5mL1.0vt%乙酸溶液在冰水混合浴中进行组织匀浆,用0.1vt%乙酸溶液调节2<pH<4,涡旋混合,然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5min;水浴加热后取出离心管,再次涡旋混合,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2.0-4.0;4℃条件下7000r/min离心10min,然后吸取上清液于10mL容量瓶,向含有沉淀物的离心管中再加入3mL 1.0vt%乙酸溶液,涡旋混合,4℃条件下7000r/min再次离心10min,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1.0vt%乙酸稀释至10.0mL,得到样品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未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0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