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2763.5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孙海远;冯美元;窦富超;李立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4;A01K61/1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何德俊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精养虾 池塘 凡纳滨 对虾 前期 成活率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在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精养虾池塘中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采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增氧机曝气、撒盐、使用微生态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申请人经过不断的养殖实践和试验摸索,发现初期投喂虾料时凡纳滨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精养虾塘长时间溶解氧高,导致凡纳滨对虾产生气泡病,因此在投喂饲料时产生应激反应而造成死亡;本发明通过在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精养虾池塘中降低溶解氧,减少气泡病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精养虾养殖池塘在养殖前期(放苗至放苗一个月),常规放苗方式为轮虫高峰期下苗,放苗后有20-30天时间不投料,让虾自然摄食池塘内的浮游生物:轮虫、枝角类、藻类等。一月后进行投喂,经常出现投喂后虾有死亡现象。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不能找到相应的病原,也不能了解死亡原因,只能归结为“转肝期”虾类抵抗力低下,饵料的突然充分导致虾类摄食过多,造成死亡。
初期死亡的凡纳滨对虾由于个体较小,且死亡后直接沉底,难于被发现,投料时没有参考标准,造成既浪费了饲料又破坏了水质。因此,如何降低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死亡率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凡纳滨对虾前期死亡率高的问题,达到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精养虾池塘凡纳滨对虾前期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包括在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精养虾池塘中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降低溶解氧的步骤采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增氧机曝气、撒盐、使用微生态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凡纳滨对虾的溶解氧需求是24h不低于5mg/L,因此,在降低溶解氧的过程中,应保证精养虾池塘中的溶解氧24h不低于5mg/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精养虾池塘中的溶解氧达到10mg/L以上,在精养虾池塘中投放微生态制剂;微生态试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地衣芽孢杆菌菌粉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1010cfu/g,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1010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有效活菌数不少于2.0×1010cfu/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公斤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8亩,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每公斤地衣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8亩,地衣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每公斤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对于水深1米的池塘的投放面积为5-8亩,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的投放频率为隔天投放一次,直至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需要说明的是,水体中的溶解氧存在变化,一般中午14点左右达到最高,凌晨3点达到最低,因此,微生态制剂投放的结束时间,以一天中最高溶解氧低于14.4 mg/L为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MES810,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4;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的地衣芽孢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MES 816,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8年5月8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5744;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MES 812,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开发区坤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