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右旋糖酐铁合成方法及其分散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3157.5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缪贵忠;刘慧星;裘德荣;熊建国;龚卫华;王尽忠;毛聪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太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2 | 分类号: | C08B37/02;A61K31/721;A61K33/26;A61K9/30;A61P7/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许明亮 |
地址: | 336316***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旋糖酐 合成 方法 及其 分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右旋糖酐铁合成方法及其分散片,包括以下步骤:(1)将右旋糖酐20配制成右旋糖酐水解液,称取三氯化铁配制成三氯化铁溶液;(2)将右旋糖酐水解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加入反应罐中混合均匀,将得到的反应液的PH调至10‑11,然后加热至沸腾状态,反应,即得络合液;(3)将得到的络合液用盐酸溶液调PH至6.3‑6.8,然后分别经过粗滤、中滤、超滤,喷雾干燥后即得右旋糖酐铁成品。本发明提供右旋糖酐铁合成方法及其分散片,通过络合反应前后的PH值调节,以及陶瓷超滤膜的设计,能够提高含铁量、溶出度,降低杂质含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贫血药物的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右旋糖酐铁合成方法及其分散片。
背景技术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当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右旋糖酐铁也可以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仔猪缺铁型贫血药。
右旋糖酐铁,又名铁右旋糖酐复合物、右旋酐铁,葡聚糖铁,为重均分子量(Mw)5000~7500的右旋糖酐与铁的络合物,一般含铁量为25~30%;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性质稳定、溶解性好、铁含量高等优点而被当作补铁剂;临床上常用于明确原因的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右旋糖酐铁作为补血制剂,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国家也对右旋糖酐铁作出相关规定,保健食品类的补血剂不允许采用右旋糖酐铁制成其他制剂推广使用。申请人自主研发的右旋糖酐铁原料药及其分散片,已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件。
右旋糖酐铁常用的合成方法为,使用水解法制备低分子量的右旋糖酐铁,然后调节体系至适当PH值后,加入三氯化铁进行络合反应制得。因此,体系的PH值对络合反应的影响至关重要。
目前,右旋糖酐铁的合成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普遍存在含铁量低、溶出度低、杂质含量高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合成反应生成的是络合物,因此给过滤除杂带来难度,造成生产效率低。且现有的含右旋糖酐铁的制剂大多为口服液、片剂、颗粒等,较少为分散片,而分散片不仅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吞服、冲服和含服,服用较方便。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右旋糖酐铁合成方法及其分散片,不仅能够提高含铁量、溶出度,降低杂质含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右旋糖酐铁合成方法及其分散片,通过络合反应前后的PH值调节,以及陶瓷超滤膜的设计,能够提高含铁量、溶出度,降低杂质含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右旋糖酐铁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右旋糖酐20在纯水中制成右旋糖酐水解液,称取三氯化铁,用2-3倍量的纯水溶解制成三氯化铁溶液;
(2)将右旋糖酐水解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加入反应罐中混合均匀,将得到的反应液的PH调至10-11,然后在0.08-0.14MPa下,加热至沸腾状态,反应50-80min,即得络合液;
(3)将得到的络合液用盐酸溶液调PH至6.3-6.8,然后分别经过粗滤、中滤、超滤,喷雾干燥后即得右旋糖酐铁成品;
其中,右旋糖酐20与三氯化铁的质量比为1:(2.5-2.7)。
进一步地,步骤(1)右旋糖酐水解液的配制方法为:将纯化水加热至80-85℃,然后加入右旋糖酐20搅拌溶解得到右旋糖酐溶液,再加热至沸腾,加入盐酸溶液调节右旋糖酐溶液PH至4-5,保持沸腾1-2h,然后冷却至30-40℃,再调节右旋糖酐溶液PH至7.2-7.8,即得右旋糖酐水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太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太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3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