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3351.3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伟;王力;陈俊辉;宋宸;秦司晨;王倩;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杨洲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bg 技术 检测 电池 热致微 应变 装置 方法 | ||
1.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微应变传感器(8)、光纤传感器解调仪(9)、计算机(10),光纤微应变传感器(8)的光纤接头与光纤传感器解调仪(9)上的光学通道相连;光纤传感器解调仪(9)的通信接口端与计算机(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微应变传感器的光纤尾端处刻有光纤光栅(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微应变传感器包括金属圆筒(4),金属圆筒(4)内腔一端设有固定(5);固定片(5)上插接陶瓷插针(2),陶瓷插针内插接光纤(1);金属圆筒(4)内腔的另一端设有硬性压电陶瓷(3),硬性压电陶瓷(3)引线外接柔性压电材料(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性压电陶瓷直径是16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筒(4)的内径是18mm,外径是20mm,长度为25mm,金属圆筒(4)为圆形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筒(4)内陶瓷插针端面和硬性压电陶瓷端面构成以空气为介质的法珀腔;所述的法珀腔的初始腔长为0.5mm~0.6mm。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性压电陶瓷对一端进行光学处理,形成一个高反射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压电材料是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FBG复用技术检测储能电池热致微应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传感器解调仪采用适用于F-P和FBG的光纤传感器解调仪。
10.一种光纤微应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光纤(1)尾端刻上光纤光栅(6)并将其插入陶瓷插针(2)中,然后用胶将两者进行固定粘接;
步骤2,把固定片(5)裁剪成和金属圆筒(4)内径相同的圆,用电钻在剪裁好的圆形固定片中心钻孔,将陶瓷插针插入钻好孔的固定片上并将两者固定粘接;
步骤3,把硬性压电陶瓷(3)和带有陶瓷插针(2)的固定片(5)固定在金属圆筒内,调整陶瓷插针和硬性压电陶瓷端面构成的腔长,在腔长为0.5mm~0.6mm之间取干涉信号最佳的腔长,最后用胶进行固定粘接;
步骤4,在硬性压电陶瓷焊接引线连线柔性压电材料即完成光纤微应变传感器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33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电压反算方法
- 下一篇:重量平衡家用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