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4174.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羊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深川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55 | 分类号: | H05B45/355;H05B45/38;H05B45/3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谢志龙;冯建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压电 智能 功率 pfc 升压 分段 控制电路 | ||
1.一种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模块与第三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第三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包括:EMC整流电路、有源PFC升压电路、升压分段电路;所述第二模块为主隔离驱动电路输出低电压智能化所述第二模块包括主隔离驱动电路和智能化控制电路;所述第三模块包括:控制低功耗电路,所述EMC整流电路与所述有源PFC升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有源PFC升压电路与所述升压分段电路、主隔离驱动电路、控制低功耗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主隔离驱动电路与所述智能化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芯片U1,所述芯片U1包括INP引脚、COMP引脚、MULT引脚、CS引脚、ZCD引脚、GND引脚、GD引脚、VCC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的型号为OB65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包括芯片U2,所述芯片U2包括:SS引脚、FB引脚、CS引脚、GND引脚、GATE引脚、VDD引脚、PFCVCC引脚、DEM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OB220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分段电路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极性电容EC8,所述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均为NPN三极管,所述电阻R40的一端与Vout1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VCC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4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3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8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极性电容EC8的负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4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与Vout2端电性连接,所述Vout1端与输入电压检测端电性连接,所述Vout2端与所述第一芯片的COMP引脚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LED恒压电源智能功率PFC升压分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2、电阻R67、电阻R6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33、电阻R21、二极管ZD1、二极管ZD2、三极管Q6、MOS管QN1,所述三极管Q6为NPN三极管,所述MOS管QN1为NMOS管,所述电阻R32的第一端与+12VDC/24VDC端电性连接,所述R3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Z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ZD1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33的一端、二极管ZD2的负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1的一端、MOS管QN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电阻R6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与PWM1端电性连接,电阻R68的另一端与PWM2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二极管ZD2的正极、电阻R21的另一端、MOS管QN1的源极均接地,所述MOS管QN1的漏极与-LED.OUT端电性连接,其中,+12VDC/24VDC端连接负载的正极,PWM1端和PWM2端分别连接一PWM信号,-LED.OUT端连接负载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深川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深川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1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