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回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4185.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书;邢建伟;任燕;吴梦婷;陆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绍兴市柯桥区西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P1/673 | 分类号: | D06P1/673;D06P1/38;D06P3/66;C02F9/0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染料 染色 无机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回用的方法,调节含有无机盐的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pH值,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过滤得到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阴离子交换树脂,搅拌,过滤得到无色含盐废水;检测所述无色含盐废水中的无机盐浓度,调整无色含盐废水中的无机盐浓度达到后续染色要求,并将调整后的无色含盐废水用于纤维素纤维制品的染色加工;重复以上步骤实现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回用;本发明操作简便,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可以实现对活性染料染色残液进行高效脱色处理,使染色环节加入的无机盐得到循环利用于后续染色工加工中,大幅降低活性染料染色加工中无机盐向环境的排放量,并具有一定的节水优势,环保优势十分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色废水的后处理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活性染料无机盐回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无机盐(硫酸钠或者氯化钠)进行促染,需要使用固色碱剂促进染料与纤维的键合反应,染色结束后排放的废水不仅含有未上染的染料、水解染料,其中还存在大量的盐、碱。通常染色废水的处理主要针对废弃染料以及染色过程中添加的有机物助剂,通过絮凝沉淀与生化法,降低废水的色度以及COD值、BOD等污染指标,达到废水排放指标而被排放至环境中。在染色废水的处理中无机盐无法得到有效去除,染色环节使用的无机盐以及碱剂最终均以无机盐的形式被排放至环境中。而高盐含量的废水的排放则会导致淡水盐化、土地盐碱化,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实现活性染料染色中无机盐的循环利用,减少染色加工无机盐向环境中的排放量,达到清洁化染色加工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回用的方法,去除染色残液中的活性染料,得到无色的含有高浓度无机盐的回用水,作为后续纤维素纤维制品染色加工的染色介质,实现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的循环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回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调节含有无机盐的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pH值,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过滤得到上清液;
S2在上清液中加入阴离子交换树脂,搅拌,过滤得到无色含盐废水;
S3检测所述无色含盐废水中的无机盐浓度,调整无色含盐废水中的无机盐浓度达到后续染色要求,并将调整后的无色含盐废水用于纤维素纤维制品的染色加工;
S4重复步骤S1~S2,实现活性染料染色无机盐回用。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含有无机盐的活性染料染色残液中无机盐的浓度≥20g/L。
进一步的,步骤S1中,采用酸溶液调节含有无机盐的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pH值为6.5~7.5。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酸溶液为硫酸或盐酸。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季铵盐类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范围为500~200000。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加入絮凝剂后搅拌20min~60min后,静置沉淀2h~4h;所述絮凝剂投加量通常为:
絮凝剂用量 X g/L
染色残液中染料浓度 Y g/L
其中,絮凝剂的有效含量为40%,X:Y=(0.7~1.2):1,染料浓度Y根据染料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得到。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弱碱性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用量为16~40g/L,吸附时间为1.5h~2h。
进一步的,步骤S3中,采用烘干称重法检测无色含盐废水中的无机盐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绍兴市柯桥区西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未经西安工程大学;绍兴市柯桥区西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