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弹力织带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4232.X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00 | 分类号: | D03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弹力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弹力织带及其制备工艺;由混纺纱通过现有的编织工艺制成;其中,所述混纺纱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60~70份改性涤纶纤维、20~30份改性氨纶纤维、15~30份竹纤维及10~20份苎麻纤维;本发明所制备的织带不仅具有一定的保健性能及抗菌性能,而且其弹性性能及透气性能也比较优良,穿着时比较舒适;另外,其还具有很好的抗紫外、抗老化性能;有效地改善了所制备的织带的抗老化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质量及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弹力织带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织带是服装常用的配件,如用于服装的衣领、角叉和前筒等。通常,织带主要是由天然纤维是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而成。其虽然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但是其本身的透气性较差,且抗菌性及抗老化性相对较差,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气弹力织带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所制备的织带不仅具有一定的保健性能及抗菌性能,而且其弹性性能及透气性能也比较优良,穿着时比较舒适;另外,其还具有很好的抗紫外、抗老化性能;有效地改善了所制备的织带的抗老化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质量及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气弹力织带,由混纺纱通过现有的编织工艺制成;其中,所述混纺纱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60~70份改性涤纶纤维、20~30份改性氨纶纤维、15~30份竹纤维及10~20份苎麻纤维。
更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氨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工艺相同,其具体改性工艺为:
Ⅰ、将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置于等离子设备中,并在电源频率为35~45kHz、功率为25~35W的条件下对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20~60min;然后将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由等离子设备中取出,并在空气中暴露5~10min;
Ⅱ、将上述处理后的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浸渍在适量的混合液中;然后将混合液中的温度升至65~75℃,并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3~12h;待反应完毕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Ⅲ、将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取出,并依次用有机溶剂及温度为50~60℃的去离子水进行洗涤,然后将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置于干燥设备中;并在60~80℃的温度下对其进行干燥处理,所得即为改性氨纶纤维或改性涤纶纤维成品。
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120~180份去离子水、6~20份2-羟基-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及3~6份仲醇聚氧乙烯醚;然后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混合液成品。
更进一步地,所述氨纶纤维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成,且所述氨纶纤维中所用母粒中含有质量为其2.5~3.6%的竹炭微粉,且所述竹炭微粉的粒径为2~5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涤纶纤维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成,且所述涤纶纤维中所用涤纶母粒中含有质量为其3.2~3.8%的电气石微粉,且所述电气石微粉的粒径为2~5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Ⅰ中,对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进行等离子处理时,氩气压力控制为5~8Pa。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Ⅱ中,所述氨纶纤维或涤纶纤维按照1:20~80的重量比浸渍在混合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