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4294.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赵震;阚洪贵;张顺;唐淳;鲁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金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上部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包括车身覆盖件、B柱内板以及B柱上部连接件,车身覆盖件和B柱内板相互贴合连接,且两者的中间部位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凹陷并形成加强空腔;加强空腔内设有B柱加强板和B柱上铰链加强板,B柱加强板的两端连接在车身覆盖件和B柱内板的连接处之间,且B柱加强板朝向车身覆盖件的方向凹陷;B柱上铰链加强板设置在B柱加强板的凹槽内;B柱上部连接件设置在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之间,且其两端连接在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的连接处之间。本发明可有效提高B柱上部结构稳定性及强度,极大增加B柱截面Y向压溃力,提高车身B柱上部的抗弯折、变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在发生侧翻和侧面碰撞时,车体B柱上部结构强度、刚度不足易发生截面失稳、弯折的情况,这是直接影响乘员安全性主要原因。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加强B柱加强板材质、料厚以及增加局部补强板,支撑板等部件,提高B柱上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但成本及重量增加较多。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B柱上部结构稳定性及强度,提高乘员安全性,并降低车身成本、重量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可有效提高B柱上部结构稳定性及强度,提高乘员安全性,并降低车身成本、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包括车身覆盖件、B柱内板以及B柱上部连接件,所述车身覆盖件和所述B柱内板相互贴合连接,且两者的中间部位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凹陷并形成加强空腔;
所述加强空腔内设有B柱加强板和B柱上铰链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的两端连接在所述车身覆盖件和所述B柱内板的连接处之间,且所述B柱加强板朝向所述车身覆盖件的方向凹陷;所述B柱上铰链加强板设置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凹槽内;
所述B柱上部连接件设置在所述B柱内板和所述B柱加强板之间,且其两端连接在所述B柱内板和所述B柱加强板的连接处之间。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所述B柱上部连接件的中间部位设有朝向所述B柱内板的凸出部。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所述凸出部的两端与所述B柱上部连接件和所述B柱内板的连接处均设有间隙。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所述B柱上部连接件与所述车身覆盖件、所述B柱加强板以及所述B柱内板的连接处通过点焊或激光焊接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处至少设置上下两排焊点或45mm激光焊缝长度。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所述B柱上铰链加强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凹陷部位贴合且点焊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所述B柱加强板的凹陷部位的中间处还朝向B柱上铰链加强板的方向凸出。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所述B柱上铰链加强板的中间部位朝向B柱上部连接件的方向凸出,且所述B柱上铰链加强板的凸出部位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凸出部位之间的间隙至少为3mm。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B柱上部连接结构,可有效提高B柱上部结构稳定性及强度,极大增加B柱截面Y向压溃力,提高车身B柱上部的抗弯折、变形能力。B柱上部连接件是B柱总成的一部分,B柱上部连接件的X向贯穿B柱截面与B柱前后止口连接后,使B柱该处截面X向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极大增加B柱截面Y向压溃力,对B柱上段结构稳定性、强度性能提升显著。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弹力织带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炉窑烟气处理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