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5488.2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秦一诚;刘望洪;李镓睿;张叶高;刘世雄;周作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24/16;C04B10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1000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复合 掺合 活化 助磨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聚丙烯酰胺进行预处理,得到带有‑NH3+基团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将质量浓度为8~12%的K12溶液匀速滴加至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同时在功率为200~500W,频率为40~120kHz的超声波发生器下,加热至60℃恒温搅拌1~2小时;滴加完成后,关闭超声发生器,停止搅拌,降温至50℃保持1~2小时;将超声后所得的溶液在真空干燥箱内,在不超过50℃下蒸发干燥浓缩得到所述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助磨剂能在磨粉过程中缓慢释放出K12分子进而持续产生助磨效果,大大提升了粉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的混凝土掺合料(如粒化高炉矿渣粉、石灰石粉等)是直接将粒状原料加入磨机后,加入单一的助磨剂(如三乙醇胺等),然后进行粉磨。以这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制作的掺合料相较于众多高分子助磨剂的优点是简单且成本低;缺点是存在粉磨效率低、掺合料活性低两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本身硬度较大、活性较差的原材料(如钢渣)中就更为突出。
当前常用的助磨剂,如三乙醇胺、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分散剂等,无论单一或多种混合使用,均存在粉磨后期作用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粉磨前添加的助磨剂在进入粉磨体系后,在研磨前期具有表面活性的分子直接大量结合到固体破碎新产生的表面上,进而大量消耗。继续研磨时,由于再次产生的新生表面,要与此前已经产生并早已吸附助磨剂的粉末表面竞争吸附助磨剂,故对于后期新产生的表面作用较小。此外,当前常用的助磨剂仅仅起到助磨的作用,对掺合料的活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均没有太大帮助。
因此,业内急需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的新型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聚丙烯酰胺(PAM)进行预处理,将电中性的聚丙烯酰胺转换为带有-NH3+基团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
步骤二、将质量浓度为8~1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溶液匀速滴加至步骤一得到的带有-NH3+基团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同时在功率为200~500W,频率为40~120kHz的超声波发生器下,加热至60℃恒温搅拌1~2小时;滴加完成后,关闭超声发生器,停止搅拌,降温至50℃保持1~2小时;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溶液在真空干燥箱内,在不超过50℃下蒸发、干燥、浓缩至固含量为25~35%,得到所述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用活化助磨剂。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对聚丙烯酰胺进行预处理具体为:将聚丙烯酰胺溶解于水中,充分搅匀、溶解后,加入稀硫酸。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00万~1000万。分子量过大会导致起溶解性较差,同时过长的分子链会自身相互缠绕,阻碍K12的连接。分子链太小则分子链过短,K12连接后难以对其缠绕包埋,会导致K12过快释放。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500万。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0.5~2。K12比例过大会导致大量游离的K12无法被吸附,缓释效果差。K12比例过小则有助磨活性的成分过少,影响助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学;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54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