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河床预制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5497.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宏;朱学文;卢弯;张桥;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C04B28/00;C04B28/04;A01G9/0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河床 预制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态河床预制板,用于铺设到河道内加固河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河床预制板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由植生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所述板状主体包括由透水孔隙连通或半连通形成的多孔隙主体结构;
所述板状主体还包括多个相互独立并分别用于供水生植物生长的槽坑,且每一所述槽坑分别通过内壁上的透水孔隙与所述多孔隙主体结构相连通,并由所述多孔隙主体结构为所述水生植物的根须提供生长空间;
每一所述槽坑包括位于所述板状主体的上表面的开口以及位于所述开口下方的容置腔,且所述开口尺寸小于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槽坑内设有尺寸与所述槽坑相适配的种子包,所述种子包由水生植物种子、营养土以及可降解包裹层构成,且所述可降解包裹层包裹在水生植物种子和营养土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包与植生混凝土一起浇筑形成所述板状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槽坑的容置腔呈壶状,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置腔的最大横截面的直径的二分之一,且所述容置腔的最大横截面到所述开口的距离大于所述容置腔的最大横截面到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的距离;
所述容置腔的横截面由对应于最大横截面的位置朝向所述开口及底部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槽坑的中心轴相互平行,且每一所述槽坑的中心轴与所述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所述生态河床预制板以所述槽坑的中心轴与水流方向呈45-60°角的方式铺设到河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槽坑在所述板状主体的上表面均匀分布,且每一所述槽坑的底部到开口的距离为30-40mm,每一所述槽坑的最大横截面的直径为30-50mm,每一所述槽坑的开口的直径为12-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混凝土由建筑废弃物再生单粒级粗骨料、建筑废弃物再生细骨料、水泥、水和减水剂拌匀制成,且所述建筑废弃物再生单粒级粗骨料、建筑废弃物再生细骨料、水泥、水和减水剂的质量份配比为:60-70份建筑废弃物再生单粒级粗骨料、8-12份建筑废弃物再生细骨料、12-17份水泥、2.5-5.2份水、以及0.1-0.3份减水剂。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植生混凝土的多种原料按预设份数配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植生浆料组合物;
b:将植生浆料组合物加入到制备模具中,然后压实;
c:自然养护2-4天,拆卸制备模具,然后自然养护至少25天得到生态河床预制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模具包括底板和外框,且所述底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固定到所述外框的一端,并与所述外框的内壁面围合形成相对封闭且用于制备生态河床预制板的制备腔,所述步骤b的植生浆料组合物加入在所述制备腔内;所述外框的内壁面设有沿所述外框的轴向设置的刻度线;
所述底板由弹性材料构成,且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外框的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槽坑相适配的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嵌入到所述制备腔内,以撑开植生浆料组合物在植生预制板上形成多个槽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河床预制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在所述植生浆料组合物压实前,将种子包嵌入到所述植生浆料组合物的上表面,且所述种子包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所述植生浆料组合物的上表面;
所述种子包由水生植物种子、营养土以及可降解包裹层构成,且所述可降解包裹层包裹在水生植物种子和营养土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54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钢管的防腐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变输入结构的负荷预测方法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