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逆变器保证正负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6589.1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龙英文;杨晓光;何杰;景泽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J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保证 正负 直流 母线 电压 平衡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逆变器保证正负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在每台储能逆变器的零线上加入一个电流传感器侦测零线电流in,其参考方向为从本储能逆变器的零线上流出电流为正的参考方向;假设相互连接的每台储能逆变器零线上都没有电流流出或流进本储能逆变器,电压差值控制器的正反馈功能就无法实现;本发明只要根据零线电流in的大小和方向改变正半周电感L+的电流参考,从而使得对正半周开关管的占空比进行调整就可以有效解决两台储能逆变器之间整流电路的耦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逆变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储能逆变器保证正负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储能逆变器在共电池模式下保证正负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带有零线的储能离网逆变器如果共用同一个储能电池时,如果两台储能逆变器的零线连接在一起时会造成前级升压电路的耦合,这样会导致共电池模式下的储能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不能保持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保证正负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逆变器保证正负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在每台储能逆变器的零线上加入一个电流传感器侦测零线电流in,其参考方向为从本储能逆变器的零线上流出电流为正的参考方向;假设相互连接的每台储能逆变器零线上都没有电流流出或流进本储能逆变器,电压差值控制器的正反馈功能就无法实现;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如果第一台储能逆变器上零线上有电流流出,则说明这台储能逆变器电感L+的电流参考iL+_ref偏大,最终会使得通过电流环控制器输出的正边开关管Q+的占空比相比于Q1+要大,导致a点的电位比b点的电位高;反之如果第一台储能逆变器上零线上有电流流进则说明这台储能逆变器电感L+的电流参考iL+_ref偏小,最终会使得通过电流环控制器输出的正边开关管Q+的占空比相比于Q1+要小,导致a点的电位比b点的电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只要根据零线电流in的大小和方向改变正半周电感L+的电流参考,从而使得对正半周开关管的占空比进行调整就可以有效解决两台储能逆变器之间整流电路的耦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储能逆变器保证正负直流母线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的升压控制框图。
图2为带有正负直流母线架构的双BOOST电路架构。
图3为带有正负直流母线架构的双BOOST电路的正半轴C+升压电路。
图4为带有正负直流母线架构的双BOOST电路的负半轴C-升压电路。
图5为共电池单机控制框图。
图6为两台升压电路共用电池时升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