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连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6780.6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刁鑫濠;李杰;张凯;杨兰玉;任勇;蒋鑫;陆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00;E04B1/34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建筑 电梯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连廊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楼栋侧和电梯侧的翻转连廊机构,所述翻转连廊机构包括连廊桥面、竖直提拉机构和斜向伸缩机构,所述竖直提拉机构设有沿所述楼栋或所述电梯竖直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廊桥面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所述斜向伸缩机构的尾端连接于所述楼栋或所述电梯的外壁,所述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连廊桥面的延伸端铰接,所述连接端及所述延伸端为所述连廊桥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斜向伸缩机构伸长时所述楼栋侧和电梯侧的连廊桥面的延伸端形成对接。本发明可满足电梯跨道路加装时与楼栋的连接需求,使居民的采光不受影响,同时可通过收起连廊桥面避免影响特种车辆通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连廊结构,特别是一种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连廊结构。
背景技术
在老旧小区的电梯加装改造中,通常考虑的方案是紧贴楼栋安装占地空间较小的豌豆电梯,但是如果楼栋距离小区内道路较近时,可能不具备足够空间安装豌豆电梯。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在道路的另一侧安装电梯,然后电梯每一层通过一个横跨道路的连廊连接电梯与楼栋,此方法带来的问题是:受小区二楼高度限制,二楼的连廊距离地面高度一般不超过3米,而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一般要求上方4米内不存在障碍物,因此二楼的连廊可能会使像消防车这类限高车辆无法通行。
现有技术存在加装电梯的伸缩连廊,比如公开号为CN110397157A、CN109534132A都涉及了可伸缩的连廊结构,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连廊长度难以在加装电梯前确定,只能通过现场对预制连廊焊接加长或截短,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连廊结构,解决楼栋跨道路加装电梯后道路通行高度受限,紧急时刻可能无法通行消防车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连廊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楼栋侧和电梯侧的翻转连廊机构,所述翻转连廊机构包括连廊桥面、竖直提拉机构和斜向伸缩机构,所述竖直提拉机构设有沿所述楼栋或所述电梯竖直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廊桥面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所述斜向伸缩机构的尾端连接于所述楼栋或所述电梯的外壁,所述斜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连廊桥面的延伸端铰接,所述连接端及所述延伸端为所述连廊桥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斜向伸缩机构伸长时所述楼栋侧和电梯侧的连廊桥面的延伸端形成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提拉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链轮机构,所述链轮机构位于所述楼栋或者电梯的左右两侧,所述链轮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驱动链条,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链条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链条的链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楼栋及所述电梯的外壁设有竖直导槽,所述连廊桥面的连接端被限制于沿所述竖直导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导槽的顶端及底端分别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竖直提拉机构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导槽由二楼延伸至三楼,所述斜向伸缩机构的尾端位于所述竖直导槽的下方。
进一步地,为了使连廊桥面在对接时,能够减少对下方道路通行的阻碍,所述竖直导槽由一楼延伸至二楼,所述斜向伸缩机构的尾端位于所述竖直导槽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伸缩机构为液压伸缩杆。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通行的安全,所述连廊桥面的两侧设有侧围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