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缝钢管轧制用芯棒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6989.2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董振启;黄东保;李申申;娄家佳;徐诚龙;徐大林;陈相君;王星;陈洛;谭李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安徽)工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3K9/04;B23K9/18;B23K9/235;B23K9/32;C23C24/1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钢管 轧制 用芯棒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无缝钢管轧制用芯棒的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修复前清洗检测:清洗去除芯棒表面油污等,对芯棒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芯棒的加工尺寸;
(2)修复前加工:采用大型数控车床加工芯棒;
(3)堆焊前检测:对芯棒进行探伤检测、尺寸检测、硬度检测,从而保证芯棒堆焊前完全去除疲劳层、无裂纹等缺陷,并确定堆焊的厚度;
(4)堆焊预热:将芯棒放入卧式预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200-250℃,保温时间2-3h,使焊接过程无需补温;
(5)堆焊恢复尺寸:将芯棒安装到焊机上,采用埋弧焊进行焊接,堆焊后尺寸比成品直径大2-3mm,从而保证加工余量;
(6)堆焊后热处理:将芯棒放入加热炉内,进行退火消应力处理;退火温度520-550℃,保温3-5h;
(7)堆焊后加工:采用大型数控车床加工芯棒,使尺寸比成品直径小1-2mm;
(8)激光熔覆前检测:对芯棒进行探伤检测、尺寸检测,从而保证熔覆层无裂纹等缺陷,同时确定激光熔覆层的厚度;
(9)高速激光熔覆:采用高速激光熔覆对芯棒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所用粉末材料为耐磨、耐腐蚀、塑韧性优异的合金粉末;熔覆时的工艺为:功率4500-6000W、速度4-5m/min、光斑直径1.5-3mm、离焦量20-40mm、送粉速率50-80g/min、搭接量30%-50%;熔覆层单边厚度0.5-1.2mm,使尺寸比成品直径大0.1-0.2mm;
(10)熔覆后加工:在数控机床上采用砂带对芯棒进行表面抛磨处理,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
(11)成品检测:对修复后的成品芯棒进行检测,主要包含尺寸检测、跳动检测、硬度检测、探伤检测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修复前清洗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尺寸检测、变形检测、探伤检测、外观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堆焊前检测:探伤检测主要包含UT探伤和PT探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堆焊预热:卧式预热炉内放置热电偶,热电偶个数根据芯棒的长度确定,优选为3-5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堆焊恢复尺寸:焊丝为含碳量低的焊丝;堆焊材料为低碳合金类材料,碳含量<0.1;该焊机配备5-8个焊接机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9)高速激光熔覆:当芯棒轧制普碳钢管时,所采用的粉末为镍基粉末,其成分百分比为:C0.2-0.8、Cr10-18 Si2.5-4.5、Ni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9)高速激光熔覆:当芯棒轧制合金钢管时,所采用的粉末为在镍基粉末里加入35-60%CrC,其成分百分比为C 0.2-0.8、Cr10-18、Si2.5-4.5、混合相35-60%CrC、Ni余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步骤(9)高速激光熔覆:当芯棒轧制高强钢管时,所采用的粉末为在镍基粉末里加入35-60%WC,其成分百分比为C 0.2-0.8、Cr 10-18、Si 2.5-4.5、混合相35-60%WC、Ni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安徽)工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泰尔(安徽)工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9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