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新增防水套管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6992.4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新增 防水 套管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体新增防水套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墙体的无水面开孔,无水面开孔直径大于防水套管翼环外径,开孔深度为L/2;从墙体的迎水面开孔,迎水面开孔直径大于防水套管外径,开孔深度为L/2;从墙体L/2处向迎水面方向开孔,开孔直径等于翼环外径,开孔深度为b/2;从墙体无水面开孔一侧放入防水套管,防水套管的翼环位于L/2位置处;在防水套管外壁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油麻;油麻填料内外侧分别使用石棉膨胀水泥封堵;在墙体迎水面开孔处涂抹防水油膏,防水油膏厚度与墙体迎水面侧防水卷材的厚度一致,且不小于4mm。该施工方法可在浇筑完成的墙体上安装防水套管,安装过程方便,安装完成后不存在漏水、渗水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墙体新增防水套管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套管又叫穿墙套管,穿墙管,防水套管分为刚性防水套管和柔性防水套管。两者主要是使用的地方不一样,柔性防水套管主要用在人防墙,水池等要求防护很高的地方,刚性防水套管一般用在地下室等管道需穿管道的位置。
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水池侧壁的常规安装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防水套管,预埋完成后,墙体使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在完成管道安装后,防水套管设置相应封堵措施,可有效防止墙体渗水。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混凝土墙体已浇筑完成,但漏埋防水套管,以及需要在墙体上新增管道的意外情况,此时需要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体上新开孔洞,新开的孔洞无防水套管,管道安装后墙体存在漏水、渗水隐患,因此,急需一种墙体新增防水套管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墙体新增防水套管的施工方法,该墙体新增防水套管的施工方法可在浇筑完成的墙体上安装防水套管,开孔位置灵活,安装过程方便,安装完成后不存在漏水、渗水隐患。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体新增防水套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义墙体厚度为L;翼环厚度为b;
第一步,从墙体的无水面开孔,无水面开孔直径大于防水套管翼环外径,且两直径之差不小于200mm,开孔深度为L/2。
第二步,从墙体的迎水面开孔,迎水面开孔中心与无水面开孔中心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相同;迎水面开孔直径大于防水套管外径,且两直径之差不小于200mm;开孔深度为L/2;迎水面开孔直径须小于防水套管翼环外径。
第三步,从墙体L/2处向迎水面方向开孔,开孔直径等于翼环外径,开孔深度为b/2。
第四步,从墙体无水面开孔一侧放入防水套管,使防水套管中心和无水面开孔中心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相同;防水套管的翼环位于L/2位置处,与墙体贴合。
第五步,在防水套管外壁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油麻,
填充时以翼环两侧为界,分别向墙体无水面和迎水面各填充L/6厚度;填充油麻时需要分层、多次填充,填料应紧密捣实。
第六步,油麻填料至无水面墙体之间、油麻填料至迎水面墙体之间的空隙分别使用石棉膨胀水泥填充。
第七步,在墙体迎水面开孔处涂抹防水油膏,防水油膏厚度与墙体迎水面侧防水卷材的厚度一致,且不小于4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防水套管(30)穿墙处须为混凝土墙壁;如遇非混凝土墙壁时,应局部改用混凝土墙壁,其浇筑直径应比翼环(33)直径大,且两者直径之差不小于20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穿管处墙体厚度L应大于300mm,否则应使墙体一边加厚或者两边加厚;加厚部分直径大于翼环直径,两直径之差不小于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