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扣式电池壳整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7092.1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涛;吴兰熙;谢光华;许华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延平区南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256;B65G27/34;B65G2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鼎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63 | 代理人: | 陈玉琴;杨慧娟 |
地址: | 35309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壳整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壳整列装置,包括由平板构成的单输送通道,所述单输送通道一侧设有限位壁板,所述单输送通道包括通道主体和通道主体一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通道主体与限位壁板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限位壁板分别位于通道主体的两相对侧,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设有分选位置,所述分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且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一直线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第一直线为电池壳开口端内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长度最长的两相交点的连线。本发明扣式电池壳整列装置,可自动地对电池壳进行分选,其避免了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且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壳整列装置。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的电池壳1000,不管是正极壳还是负极壳,都是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开口端直径通常比封闭端直径大,如图1所示。纽扣电池电池生产过程中,向正极壳内放入电芯,或向负极壳内安装密封圈时,都需先对电池壳(正极壳或负极壳)进行整列,使电池壳(正极壳或负极壳)翻转、开口统一朝上后,方进料进行组装操作。现有电壳上料装置,大都采用一振动机构,通过振动机构振动,使电池壳重量较重的封闭端朝下、重量较轻的开口端朝上,而后输出进料。这种电壳上料装置,可使大部分的电池壳开口端朝上,却不能让所有的电池壳开口端朝上,翻转效率较低,常需人工配合手动将开口端未能成功朝上的电池壳翻转过来,操作省时省力,生产成本高且效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壳整列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式电池壳整列装置,包括由平板构成的单输送通道,所述单输送通道一侧设有限位壁板,所述单输送通道包括通道主体和通道主体一侧边向外延伸的凸出部,所述通道主体与限位壁板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限位壁板分别位于通道主体沿电池壳输送路径的两相对侧,所述单输送通道上设有分选位置,所述分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且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一直线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第一直线为电池壳开口端内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长度最长的两相交点的连线。
进一步地,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所有位置上,电池壳的重心均在第二直线靠近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其中,第二直线为电池壳封闭端外径圆于所述单输送通道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单输送通道远离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边最外侧的两相交点的连线。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运行包括两过程中,一是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过程,二是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过程。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时,电池壳的封闭端自是可承载于单输送通道上;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时,电池壳的重心在第二直线靠近所述限位壁板的一侧,也可保证电池壳的封闭端自是可承载于单输送通道上。本发明扣式电池壳整列装置的该设置,可使得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均可稳定的承载于单输送通道上,不会掉出单输送通道上,而顺利地由单输送通道上输送通过。如此,在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不可通过单输送通道的前提下,让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可顺利通过整个单输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周边为弧形。该结构下,凸出部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来承运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使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的输送更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周边为圆弧形。该设置,一方面,使凸出部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来承运开口端朝上的电池壳;另一方面,圆弧形加工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体的宽度为D1,所述凸出部的弧高为D2,电池壳开口端外径圆的半径为R1,电池壳开口端内径圆的半径为R2,D1和R1两者的关系满足。该设置,保证了电池壳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的输送过程中,电池壳的重心O不会一直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上,其还会有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时刻,而电池壳的重心位于所述单输送通道外的时刻,即为开口端朝下的电池壳掉出所述单输送通道创造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延平区南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延平区南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7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