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烟沥青拌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0074.9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皮育晖;唐显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31/00 | 分类号: | B01F31/00;B01F10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拌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沥青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烟沥青拌和装置,包括箱体和搅拌轴,搅拌轴转动连接在箱体上,还包括活塞筒,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筒的内壁和活塞之间连接有弹簧,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板,活塞筒和箱体之间设有气道,气道上设有用于使箱体中的气体单向流入到活塞筒中的第一单向阀,活塞筒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用于使活塞筒中的气体单向流出的第二单向阀,出气口上连接气体收集件;搅拌轴位于箱体外侧的部位上固定设有凸出件,凸出件间歇性和活塞板相抵。本方案实现了对拌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烟沥青拌和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石油工业的产品,成分复杂,大量研究表明沥青在高温状态下,沥青轻质组分极易裂解、挥发脱离沥青体系从而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沥青烟。当沥青混合料达到180℃左右时,所释放的沥青烟可以达到10-12mg/m3,其中含有100多种有机物质,直接损害施作业人员的健康,并且这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未考虑有毒废气的收集与处理,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等有毒有害气体未做任何处理,从而能够危害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抑烟沥青拌和装置,以实现对拌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抑烟沥青拌和装置,包括箱体和搅拌轴,搅拌轴转动连接在箱体上,还包括活塞筒,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筒的内壁和活塞之间连接有弹簧,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板,活塞筒和箱体之间设有气道,气道上设有用于使箱体中的气体单向流入到活塞筒中的第一单向阀,活塞筒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用于使活塞筒中的气体单向流出的第二单向阀,出气口上连接气体收集件;搅拌轴位于箱体外侧的部位上固定设有凸出件,凸出件间歇性和活塞板相抵。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箱体内盛装有沥青混合料。搅拌轴转动对箱体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搅拌轴转动过程中,搅拌轴带动凸出件转动,凸出件转动过程中对活塞板间歇性相抵。当凸出件与活塞板相抵时,凸出件推动活塞板移动,活塞板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移动,活塞筒内产生负压,从而将箱体内的废气吸入到活塞筒中;同时活塞移动使得弹簧蓄力。当凸出件与活塞板分离后,活塞板不再被凸出件相抵,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反向移动,活塞将活塞筒中的废气压出,废气通过出气口进入到气体收集件中而被收集起来。由此,通过搅拌轴的不断转动,凸出件不断的间歇性与活塞板相抵,从而使得活塞不断在活塞筒中往复移动,活塞筒逐渐将箱体中的废气吸出,并排入到气体收集件中,实现了对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减少了箱体内的废气量,在使用箱体内的沥青混合料时,减少了对相关人员的危害。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凸出件包括板体、丝杠、移动块和凸出块,板体的偏心部位固定连接在搅拌轴上,丝杠转动连接在板体上,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板体上,丝杠和移动块螺纹连接,移动块和凸出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凸出块间歇性和活塞板相抵;箱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丝杠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和弧形齿条间歇性啮合。
箱体中沥青混合料在搅拌后期,箱体中的废气量会越来越少,若活塞每次移动距离不变,活塞筒中吸气的腔室体积不变,则活塞筒中吸入的气体的压力变小,活塞向远离箱体方向的移动阻力会相对变大,从而不利于活塞正常移动。
由此设置,搅拌轴对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中,板体跟随搅拌轴转动,丝杠上的齿轮间歇性与弧形齿条啮合,当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时,齿轮在弧形齿条上滚动,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和移动块构成了丝杠副,丝杠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凸出块移动,凸出块与搅拌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随着搅拌轴的不断搅拌,由于凸出块与搅拌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这样凸出块每次推动活塞板移动的距离变小,活塞每次移动的距离也会变小,活塞筒中吸气的腔室体积逐渐变小,活塞筒每次吸出的废气量也会逐渐减少,从而能够适应箱体中废气越吸越少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0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病变细胞分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焊接机器人的传送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