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及无人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0253.2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平;孙雪峰;王建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08;H01Q1/50;H01Q5/20;H01Q1/28;H01Q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无人 飞行器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天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天线及无人飞行器。天线包括基板、振子结构、引向器以及馈电同轴线。振子结构设于基板的一面,引向器和馈电同轴线设于基板的另一面。振子结构包括具有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一振子和具有第二谐振频率的第二振子,馈电同轴线分别与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电连接,引向器沿第一方向设于振子结构的一侧。通过调整第一振子与第一振子在基板上的布局方式以实现天线的最佳阻抗匹配,并且通过引向器改善第一振子的第一谐振频率信号的方向性,使第一谐振频率的辐射方向朝工作方向偏移,进而调整工作方向的谐振频率信号,使得天线在高频段具有定向性,在低频段具有良好的全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及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线通信链路系统作为无人飞行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建立空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以完成地面控制站对无人机的远距离遥控、遥测和任务信息传输。
现有的无线通信链路系统一般分为机载部分与地面部分。机载部分包括机载数据终端(ADT)和天线,机载数据终端包括RF接收机、发射机以及用于连接接收机和发射机到系统其它部分的调制解调器。地面部分也称地面数据终端(GDT),该终端包括一副或多副天线、RF接收机和发射机以及调制解调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无人飞行器通常会在起落架内置双频天线,而双频天线为保证任务信息传输质量,会不可避免地增大体积,但天线的体积过大,又不易收容于起落架内,不利于无人飞行器的小型化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及无人飞行器,以解决现有的天线为保证任务信息传输质量而产生天线体积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包括:
基板;
振子结构,所述振子结构设于所述基板的一面,所述振子结构包括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所述第一振子具有第一谐振频率,所述第二振子具有第二谐振频率;
引向器,所述引向器设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振子结构的一面,所述引向器沿第一方向设于所述振子结构的一侧;
馈电同轴线,所述馈电同轴线设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振子结构的一面,所述馈电同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振子和所述第二振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振子包括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二辐射部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振子结构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二振子包括第三辐射部和第四辐射部,所述第三辐射部和所述第四辐射部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振子结构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辐射部与所述第三辐射部连接,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第四辐射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辐射部包括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微带线沿第二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微带线自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二辐射部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三辐射部包括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三微带线以及第四微带线;
所述第三微带线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微带线自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中部朝背离所述第二辐射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微带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四微带线。
可选地,所述第四微带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线部、第二线部以及第三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0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