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自调式城市雨水口截污及初期雨水弃流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2493.6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冬;贺玺桦;王欣;孙金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调式 城市 雨水 口截污 初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体化自调式城市雨水口截污及初期雨水弃流的装置,包括铸铁篦子、不锈钢转轴、铝合金百叶、滤网、长方体水箱、梯形水箱和PVC管;铸铁篦子上每个格板同向的一侧均嵌有不锈钢转轴,每个格板内均设有内空间,不锈钢转轴可活动的连接有铝合金百叶,铝合金百叶为弧形结构,铝合金百叶的一侧重,另一侧轻,铝合金百叶重的一侧位于格板的内空间,轻的一侧与另一个格板或铸铁篦子骨架相接触形成闭合结构;铸铁篦子的下方设有梯形水箱,梯形水箱内部设有长方体水箱,长方体水箱的两侧水箱壁上设有滤网,梯形水箱与长方体水箱同一高度上也均设有滤网,长方体水箱的底部设有穿过梯形水箱的PVC管;梯形水箱的两侧外接市政污水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中的雨水口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百叶面结构,可以根据雨量调节开关,同时可以实现初期雨水弃流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无处可去,在城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地方排水设施不健全,此外,下雨时,雨水将路面上的沙土、树叶、树枝及垃圾冲刷到雨水井和排水沟中,造成堵塞,降低雨水排放速率。出现堵塞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雨水篦子清理难度高,卫生清理不及时,下水排水管的能力有限,有时候遇到暴雨,工作人员会在积水很深的地方进行疏通雨水篦子和排水污口,作业危险系数极高。
传统的雨水篦子还忽略了雨水口拦截和防臭技术的重要性,市政排水管道主要有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两种,雨水管道主要用来排出降雨、降雪产生的水量,污水管道则用来排出家庭生活排放水。城市排水系统具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主要采用合流制,现有技术中合流制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在地面开设雨水口的方式将雨水引入雨水管道内,导致雨水管道内的空间与地面相通,从而使雨水管道内的臭气通过篦子上的进水口外溢,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也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此外,传统的排水方式往往会忽略径流污染物的影响,主要是指降水时对地面上污染物的淋洗、冲刷及输送,一般来讲,在降水形成径流的初期污染物浓度最高,随着降水时间持续会逐渐降低。因此,对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径流实施有效的控制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自调式城市雨水口截污及初期雨水弃流的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雨水口装置所存在的清理难度高、忽略防臭等问题,实现对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控制,使其能让工人及时便捷的清理垃圾,防止堵塞,降低清理的危险系数,同时把握不同降水下的冲刷规律,合理确定初期雨水弃流量,通过有效的初期雨水弃流,实现非点源污染控制和雨水利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体化自调式城市雨水口截污及初期雨水弃流的装置,包括铸铁篦子、不锈钢转轴、铝合金百叶、滤网、长方体水箱、梯形水箱和PVC管;所述铸铁篦子上每个格板同向的一侧均嵌有所述不锈钢转轴,每个格板内均设有内空间,所述不锈钢转轴可活动的连接有所述铝合金百叶,所述铝合金百叶为弧形结构,所述铝合金百叶的一侧重,另一侧轻,铝合金百叶重的一侧位于所述格板的内空间,轻的一侧与另一个格板或铸铁篦子骨架相接触形成闭合结构,且轻的一侧百叶长度长于重的一侧百叶长度;铸铁篦子的下方设有梯形水箱,所述梯形水箱内部设有所述长方体水箱,所述长方体水箱的两侧水箱壁上设有滤网,梯形水箱与长方体水箱同一高度上也均设有滤网,所述长方体水箱的底部设有穿过所述梯形水箱的PVC管;梯形水箱的两侧外接市政污水管道。
进一步的,铝合金百叶低于铸铁篦子,位于格板内空间的铝合金百叶占铝合金百叶总长度的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百叶面雨水篦子所应用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质量可靠、韧性大等特点,材料应用广泛,同时该新型雨水篦子结构简单、所应用的技术成熟,可快速推广,具体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2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业务执行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钻探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