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2502.1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石正鹏;王利辉;侯伟;王裕学;刘观涛;杨浩;李澄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驱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具有:车架;第一车桥、第二车桥和第三车桥,安装在车架上;第一车桥、第二车桥和第三车桥上安装有车轮;履带机构,设置在车架上;能够实现水陆两栖,满足陆军登岛作战、边界管控、界江和界河巡察、海外维和处突等特种作战任务对后勤物资可靠、便捷、高效的运输需求,能够在水陆实现稳定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军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针对陆军登岛作战、边界管控、界江和界河巡察、海外维和处突等特种作战任务对后勤物资可靠、便捷、高效的运输需求,现有车辆无法满足水陆两栖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水陆两栖,满足陆军登岛作战、边界管控、界江和界河巡察、海外维和处突等特种作战任务对后勤物资可靠、便捷、高效的运输需求,能够在水陆实现稳定行驶的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具有:
车架;
第一车桥、第二车桥和第三车桥,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车桥、第二车桥和第三车桥上安装有车轮;
履带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履带机构具有:
履带支架;
油气弹簧,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油气弹簧的的活塞杆与所述履带支架铰接;
摆臂,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第二端与所述履带支架铰接;
主动轮和张紧轮,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履带支架的两端;所述主动轮与车体动力机构连接;
负重轮支架,通过减震器与所述履带支架连接;
负重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负重轮支架上;
履带,缠绕在所述主动轮、张紧轮和负重轮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能够实现水陆两栖,满足陆军登岛作战、边界管控、界江和界河巡察、海外维和处突等特种作战任务对后勤物资可靠、便捷、高效的运输需求,能够在水陆实现稳定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的履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的复合行走工况的原理图;
图4为图1的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的登陆滩涂行驶时控制的原理图;
图5为图1的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的悬架调高控制的原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车架,2、履带机构,21、履带支架,22、油气弹簧,23、摆臂,24、主动轮,25、张紧轮,26、负重轮支架,27、负重轮, 28、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5,一种水陆两栖车的驱动系统,具有:
车架;
第一车桥、第二车桥和第三车桥,安装在车架上;第一车桥、第二车桥和第三车桥上安装有车轮;
履带机构,设置在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2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