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误伤配药系统及防误伤配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3234.5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潮金;段仕强;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成姗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误伤 配药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误伤配药系统及配药方法,其中所述的防误伤配药系统包括钝针头组件和溶剂抽取器组件;所述钝针头组件能够安装于注射器针筒上,抽取曲颈安瓿中的药液;所述溶剂抽取器组件包括瓶塞穿刺器,所述瓶塞穿刺器能够一端插入溶剂瓶瓶塞,另一端与注射器针筒连接,用于抽取插入溶剂瓶中抽取药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用于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风险的配药注射器系统,通过将原有注射器的坚硬、锐利金属针头替换为钝性的塑料针头,从根源上减少针刺伤带来职业暴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误伤配药系统及防误伤配药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使用带针的注射器进行药液配制是一种常见的方式。目前最常用最通用的注射器型号(传统注射器针筒+金属针头+塑料针帽)中所包含的金属针头,均是同时为了抽吸和注射药物所设计,具有尖锐、坚硬、易刺伤人等特性。但是,这种注射器在使用以及回收处理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对医务人员、患者、清洁工人的误伤,容易发生刺伤人员的事件,而针刺伤后容易造成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染,比如AIDS、梅毒、乙肝等,对人员造成危害。据了解,针刺伤是造成医务工作者、清洁工人血源感染职业暴露的最大风险,约占总体的80%。在特殊科室(如麻醉科、ICU、内镜中心等)的应用场景下,绝大多数注射器针头仅为抽吸药物所用,药液几乎全部由已经留置的静脉通道注入患者体内,除了极少数肌肉注射。上述特殊科室所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是由曲颈安瓿盛装的液态药物,少数为粉末安瓿盛装的粉末状药物。
目前大多数关于注射器防误伤的设计,均为增加各种外防护壳(帽),或采用针头可伸缩设计,当配药完成后,将针头收起以降低刺伤风险。然而这些方案往往结构复杂、成本高、效果不明显。同时,其废物处理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使用便捷、环保的,能大幅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风险的配药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误伤配药系统,包括钝针头组件和溶剂抽取器组件;所述钝针头组件能够安装于注射器针筒上,抽取曲颈安瓿中的药液;所述溶剂抽取器组件包括瓶塞穿刺器,所述瓶塞穿刺器能够一端插入溶剂瓶瓶塞,另一端与注射器针筒连接,用于抽取插入溶剂瓶中抽取药液。
本发明中,当抽取曲颈安瓿中的药液时,采用钝针头组件与注射器针筒配合,将曲颈安瓿中的药液抽出;当抽取输液瓶的液体时,可以采用溶剂抽取器组件,通过将瓶塞穿刺器的一端插入溶剂瓶瓶塞,另一端与注射器针筒连接,通过针筒抽取瓶中的药液。通过这种方式将原有注射器的坚硬、锐利金属针头替换为钝性针头或溶剂抽取器,减少了尖锐的金属针头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针刺伤带来职业暴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用于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风险的配药注射器系统,通过将原有注射器的坚硬、锐利金属针头替换为钝性的塑料针头,从根源上减少针刺伤带来职业暴露。溶剂抽取器在需要配置大量药液时,使用更方便、省时、省力。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钝针头组件包括钝针头以及与所述钝针头配套的保护套,所述钝针头包括针管和针座;所述针管的顶端为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针管的轴之间的角度为70°~90°。本方案所采用的钝针头将其针尖进行非尖锐设计,可以相当于在现有针头基础上切除其尖端,切除角度为与针管的轴呈70~90°。在实际应用中,优选切除角度与针管轴线垂直,也就是针管的顶端平面与针管的轴之间的角度为90°。这种设计结构简单,且能有效地避免使用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刺伤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钝针头的尖端的横截面呈近似梯形状。本方案通过将针管尖端进行平面处理,同时保留一部分斜切面,从针管的侧面来看,其尖端的横截面近似梯形,这样设计既能达到避免针刺伤,又能够让医护人员方便地进行药液的抽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