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极寄生电容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3952.2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2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葛浩;吕迎欢;谢甜甜;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上海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4 | 代理人: | 孙佳胤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寄生 电容 建模 方法 | ||
1.一种栅极寄生电容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栅极面积和周长提取栅极电容最低点的电容分量;
提取电容变化量;
提取电容变化斜率;
提取偏移量;
反馈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电容最低点的电容分量的方法进一步是;
电容最低点的电容分量cgmin通过公式
cgmin=cgmin(S,P)*EXP(C3*L/W)
cgmin(S,P)=C0(x)+C1*S+C2*P
cgmin(S,P)为基于栅极周长P和栅极面积S的表达式,C0(x)为关于x的表达式,C1为面积系数,C2为周长系数,C3为宽长比纠正系数。
建模开始时,默认C3系数为0,通过解算以下方程:
通过最小RMS方法迭代,赋予C1及C2初值,
此处的公式基于上述公式:
cgmin(S,P)=C0(x)+C1*S+C2*P
根据提取数值结果,提取C0及C3数值,
由于大宽长比器件L/W趋于0,因此可使用大宽长比器件提取C0,确定C0数值后,C3则使用全局优化方式进行提取,从而完成对电容最低点的电容分量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9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室降温的送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阿胶珠的炒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