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4932.7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1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义;王礼祥;秦海峰;许峰;陈伟中;王琦;张红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20 | 分类号: | H01L29/20;H01L29/06;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质结 注入 沟槽 gan 绝缘 栅双极型 晶体管 | ||
1.一种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呈左右对称结构,左半边结构包括:P+集电极(1)、N-漂移区(2)、P-沟道区(3)、N+发射极衬底(4)、绝缘介质层(5)、栅极金属接触区(6)、集电极金属接触区(7)、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Ⅰ(8)、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Ⅱ(9)和Al组分渐变区(10);
所述P+集电极(1)位于集电极金属接触区(7)下表面,并与Al组分渐变区(10)上表面接触;所述N-漂移区(2)上表面与Al组分渐变区(10)下表面接触,其下表面与P-沟道区(3)上表面接触,其右下表面与绝缘介质层(5)左上表面接触;所述P-沟道区(3)下表面与N+发射极衬底(4)上表面和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Ⅱ(9)上表面接触,其右表面与绝缘介质层(5)左表面中间部分接触;所述N+发射极衬底(4)位于P-沟道区(3)下表面和绝缘介质层(5)下表面,其下表面与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Ⅰ(8)上表面接触;所述绝缘介质层(5)左表面与N-漂移区(2)右下表面接触,与P-沟道区(3)右表面接触,与N+发射极衬底(4)上中表面接触;所述栅极金属接触区(6)位于绝缘介质层(5)上表面;所述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Ⅱ(9)镶嵌于N+发射极衬底(4)内部,其上表面与P-沟道区(3)下表面接触,其下表面与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Ⅰ(8)上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Al组分渐变区(10)采用的材料为AlxGa1-xN,其中x取值从上至下在0.2~0范围内渐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集电极(1)采用的材料为Al0.2Ga0.8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漂移区(2)采用的材料为Ga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沟道区(3)采用的材料为Al2O3,或者SiN、AlN、MgO、Ga2O3、AlHfOx及HfSiON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极金属接触区(7)采用的材料包括Al、Au或P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Ⅰ(8)采用的材料包括Ti/Al/Ti/Au合金、Ti/Al/Ni/Au合金或Ti/Al/Mo/Au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极金属接触区Ⅱ(9)采用的材料包括Ni/Ti、Al/Ti或Pt/Ti。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集电极(1)、N-漂移区(2)、P-沟道区(3)、N+发射极衬底(4)和N+漏极区(11)的掺杂浓度根据需要改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异质结注入的沟槽型GaN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结构适用于沟槽型MOS管,即将所述P+集电极(1)替换为N+漏极区(11),将所述集电极金属接触区(7)替换为漏极金属接触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49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