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渡层辅助的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等离子弧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5483.8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李洪梅;孙大千;王蕾;郭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辅助 高强 铝合金 金属 等离子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层辅助的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等离子弧焊接方法,属于材料焊(连)接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试板表面处理→高强钢‑过渡层‑铝合金接触面预紧力调节→穿孔型等离子弧热源在高强钢‑过渡层接触面施焊,实现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的连接。本发明针对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脆性问题,采用能量集中的穿孔型等离子弧作为焊接热源,选用铜作为过渡层,在单热源一次施焊的情况下形成包含钢‑铜熔化连接和铜‑铝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复合接头。复合接头中存在的部分未熔化的铜过渡层可有效阻止铁、铝元素的混合及冶金反应,从而避免脆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降低接头脆性,改善其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材料焊(连)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过渡层辅助的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等离子弧焊接方法。本发明针对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脆性问题,采用能量集中的穿孔型等离子弧作为焊接热源,选用铜作为过渡层,在单热源一次施焊的情况下形成包含钢-铜熔化连接和铜-铝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复合接头。复合接头中存在的部分未熔化的铜过渡层可有效阻止铁、铝元素的混合及冶金反应,从而避免脆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降低接头脆性,改善其力学性能。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轻金属,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好等优点,高强钢具有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较高的比强度和屈强比。增加铝合金与高强钢的用量可实现工业领域轻量化的目标,两者的可靠连接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关键构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铝和钢在物理、化学性质及晶体结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Fe和Al之间的固溶度极低,导致在熔化焊过程中钢-铝焊接接头极易形成大量脆性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严重恶化了焊接性及接头的力学性能。因此,采用熔化焊技术直接进行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时难以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接头。
目前,通过控制焊接线能量的方式可实现高强钢-铝合金的熔-钎焊连接,焊接过程中铝合金与填充焊丝受热熔化,液态金属铺展至固态钢表面,在钢和铝界面处形成连续的界面层,界面层厚度控制在10μm以下(CN 107824950 B),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铝接头力学性能,但是接头中界面层的成分仍为脆性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存在脆性断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渡层辅助的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等离子弧焊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针对接头的脆性问题,采用能量集中的穿孔型等离子弧作为焊接热源,选用铜作为过渡层,在单热源一次施焊的情况下形成包含钢-铜熔化连接和铜-铝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复合接头。复合接头中存在的部分未熔化的铜过渡层可有效阻止铁、铝元素的混合及冶金反应,从而避免脆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降低接头脆性,改善其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过渡层辅助的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等离子弧焊接方法,采用能分别与钢、铝实现连接的金属材料作为过渡层,在高强钢-过渡层界面上采用等离子弧焊施加单热源,使高强钢-过渡层界面上形成熔化焊焊缝;同时,由于等离子弧的加热效果,热量经由过渡层传导到过渡层-铝合金的界面上,形成瞬时液相扩散焊焊缝。
等离子弧热源为穿孔型,为使等离子弧的弧柱直径进一步缩小、能量密度进一步增加,选取的钨极直径为1.6mm,压缩喷嘴孔径为1.5-2.0mm;过渡层的材料为纯铜,其厚度为1.5-2.5mm;高强钢-铝合金母材厚度范围为3-5mm。
所述的过渡层辅助的高强钢-铝合金异种金属等离子弧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焊前准备:分别将高强钢、铝合金试板、铜过渡层进行精细的机械打磨,经碱洗和酸洗后备用;
b)接头形式:接头形式为I形坡口对接,组焊装夹时保证高强钢-铜过渡层-铝合金接触面存在10N-30N的预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54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华液制配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工层压板生产的涂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