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6172.3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石岩;邹凯;黄祖鑫;张永红;李源;杨钧兰;尚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转 连续 密度 衰减器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电机(20)、输出齿轮(30)、齿轮盘一(41)、齿轮盘二(42)、衰减片一(51)和衰减片二(52);所述衰减片一(51)和衰减片二(52)为圆环形;
所述齿轮盘一(41)和齿轮盘二(42)均具有相连接的齿盘和转轴,齿轮盘一(41)还具有贯穿其齿盘和转轴的轴孔;齿轮盘一(41)的转轴穿过基座(10)上的轴孔并可自由转动;齿轮盘二(42)的转轴穿过齿轮盘一(41)的轴孔并可自由转动;
在基座(10)一侧的所述齿轮盘一(41)和齿轮盘二(42)的转轴分别与衰减片一(51)和衰减片二(52)固定连接;在基座(10)另一侧的所述齿轮盘一(41)和齿轮盘二(42)的齿盘安装在输出齿轮(30)的两侧并使齿盘的齿面与输出齿轮(30)的齿面啮合;所述输出齿轮(30)的轴心与电机(20)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0)固定在基座(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一(41)的转轴外径与基座(10)上的轴孔内径相匹配;所述齿轮盘二(42)的转轴外径与齿轮盘一(41)的轴孔内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一(41)的转轴外径还与衰减片一(51)的内环半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片一(51)和衰减片二(52)的外环半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二(42)也具有贯穿其齿盘和转轴的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包括底座(11)以及立于底座(11)上的立架(12);基座(10)上的轴孔设置在立架(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支座(21);所述电机(20)通过电机支座(21)固定在基座(10)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共轴反转环型连续变密度衰减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机(20)转动;
电机(20)带动输出齿轮(30)转动;
输出齿轮(30)带动两侧的齿轮盘一(41)和齿轮盘二(42)向相反方向转动,相应地,衰减片一(51)和衰减片二(52)也向相反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1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