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式安全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6207.3 | 申请日: | 2021-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周虎;梁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倍加福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率 输入 隔离 安全栅 | ||
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式安全栅,包括磁耦合芯片,第一稳压芯片、第二稳压芯片,第一通道输入端子,第一通道输出端子,第二通道输入端子,第二通道输出端子,电源指示灯组成频率输入端防爆处理电路,所述第一通道输入端子输送信号到磁耦合芯片,磁耦合芯片输送信号到输出端子,第二通道输入端子输送信号到磁耦合芯片,磁耦合芯片输送信号到输出端子,电源状态指示灯受本安端电源控制且常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电路,同时进行防爆处理,限制频率信号从危险现场上传的数据线路上的能量,使之不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同时对两个设备进行电气隔离,增强了工业控制网络的抗干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隔离安全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控制器和现场传感器之间进行频率信号传输,限制传输线路上的能量,使之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自动控制和远程操作,能进行信号隔离传输和防爆处理的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式安全栅。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动控制的应用越来越高,在控制系统中,频率输入非常普遍,比如控制伺服电机一般采用脉冲控制转速和方向,采集电机转速常用的编码器是脉冲输出型的,检测液体和气体流量用的涡轮式流量计输出也是频率信号。特别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工业区,传输的频率信号必须是本质安全的。现场直接在没有防爆处理的线路上进行传输频率信号有可能会引起打火的情况,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在爆炸性环境中是不允许的,因此需要来限制频率设备的能量。普通的频率输入信号不能直接在具有爆炸性危险性的场合使用,例如在煤炭、石油化工、天然气等领域进行普通的频率信号传输的时候就会存在线路打火引燃爆炸性可燃物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控制器和现场传感器之间进行频率信号传输,限制传输线路上的能量,使之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自动控制和远程操作,能进行信号隔离传输和防爆处理的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式安全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式安全栅,包括磁耦合芯片U2,第一稳压芯片U3、第二稳压芯片U4,第一通道输入端子U1A,第一通道输出端子U1C,第二通道输入端子U1B,第二通道输出端子U1D,电源指示灯D17组成频率输入端防爆处理电路,所述第一通道输入端子U1A输送信号到磁耦合芯片U2,磁耦合芯片U2输送信号到输出端子U1C,第二通道输入端子U1B输送信号到磁耦合芯片U2,磁耦合芯片U2输送信号到输出端子U1D,电源状态指示灯D17受本安端电源控制且常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用在现场频率型传感器给控制器上传频率信号时,能对线路进行限压限流能量控制和进行电气隔离,保证了在爆炸性因素存在的自动控制场合传输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实现了自动控制和远程检测,能进行信号隔离传输和防爆处理。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电路,同时进行防爆处理,限制频率信号从危险现场上传的数据线路上的能量,使之不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同时对两个设备进行电气隔离,增强了工业控制网络的抗干扰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频率输入型隔离式安全栅的结构和特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方框图。
图中:U2.磁耦合芯片,U3.第一稳压芯片,U4.第二稳压芯片,U1A.第一通道输入端子,U1B.第二通道输出端子,U1C.第一通道输出端子,U1D.第二通道输出端子,D17.电源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设置有磁耦合芯片(U2),第一稳压芯片(U3)、第二稳压芯片(U4),第一通道输入端子(U1A),第一通道输出端子(U1C),第二通道输入端子(U1B),第二通道输出端子(U1D),电源指示灯(D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倍加福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倍加福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