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扶手箱供风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6595.5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聪;王晓军;马骁宇;杨东升;吴昌庆;宋心雷;李立波;洪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1/34;B60H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梁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手 箱供风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扶手箱供风结构,其中,扶手箱供风结构包括后排风道、箱体以及进风调整结构,其中,后排风道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前进风口和后排风口,扶手箱供风结构在后排风道外侧形成有通风风道,箱体设于后排风道的上端,箱体的内腔处在通风风道上,通风风道连通后排风道,且在后排风道上形成连通入口,后排风道具有处在连通入口背向前进风口一侧的通道口,且通道口邻近连通入口设置,进风调整结构对应连通入口设置,用以使得前进风口能够选择与通道口和/或连通入口连通,通过进风调整结构,以使后排风道的风全部进入箱体内,从而显著提高汽车扶手的降温或者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扶手箱供风结构。
背景技术
扶手箱供风结构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隶属于汽车内饰系统,其人性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现有的扶手箱供风结构通常是将空调风通过风道引入到扶手箱内部,达到冬天加热,夏天降温,用来保存饮料或者食品,但受到风道的限制,引入到扶手箱内的风量偏低,导致扶手箱的降温或加热效果不好,故如何提高扶手箱供风量不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扶手箱供风结构,旨在解决扶手箱供风量不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扶手箱供风结构,包括:
后排风道,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前进风口和后排风口,所述扶手箱供风结构在所述后排风道外侧形成有通风风道;
箱体,设于所述后排风道的上端,所述箱体的内腔处在所述通风风道上,所述通风风道连通所述后排风道,且在所述后排风道上形成连通入口,所述后排风道具有处在所述连通入口背向所述前进风口一侧的通道口,且所述通道口邻近所述连通入口设置;以及,
进风调整结构,对应所述连通入口设置,用以使得所述前进风口能够选择与所述通道口和/或所述连通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风调整结构包括沿所述后排风道径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连通入口处的调节板,在所述调节板的转动行程上,所述调节板能够转动至封闭所述连通入口,也能够转动至伸入所述后排风道内,以封闭所述通道口。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上下向延伸的长形孔;
所述进风调整结构还包括:
滑块,沿上下向滑动安装于所述长形孔内;以及,
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处在所述通风风道上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包括所述长形孔。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处在所述通风风道上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后排风道,且处在所述通道口与所述后排风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扶手箱供风结构还包括出风调节结构,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包括:
盖板,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盖板用以封闭所述出气口;以及,
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盖板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的形变部抵接于所述盖板的下端;和/或,
所述出风调节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内壁面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对应所述盖板两侧的两个导向块,每一所述导向块设有供所述盖板侧缘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沿上下向贯穿所述导向块。
可选地,所述扶手箱供风结构还包括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
储水腔,设于所述箱体的底壁,所述储水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箱体的内腔;以及,
加热器,设于所述储水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尘间电动平移门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燃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