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刹车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6596.X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百龙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F16D65/8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53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刹车 | ||
本发明涉及刹车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刹车盘。包括采用设置有安装盘、透风口、摩擦盘、散热支撑柱的配合,实现了刹车盘在车辆行驶中随汽车的行驶快速转动,同时空气通过刹车盘中部的间隙,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穿过,倾斜设置的出风口更便于流通风的通过,散热支撑柱增加了刹车盘的整体强度,同时将刹车盘的热量导入到散热支撑柱上周围的风带走刹车盘热量的功能;通过设置有第二出风口、除尘槽,实现了当刹车盘刹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集入除尘槽中,同时第二出风口排出的风将除尘槽内的铁屑吹动,排出刹车盘外的功能,解决了当下使用的分体式刹车盘散热孔多为与刹车盘面垂直,不利于流通风通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刹车盘。
背景技术
刹车的类别主要有盘刹和鼓刹,盘刹相对于鼓刹来说,散热性更好,高速制动能力更强。当下使用的盘刹分为一体式刹车盘和分体式刹车盘,分体式刹车盘由于在刹车盘磨损较大可单独更换的原因更便于养护,但当下使用的分体式刹车盘散热孔多为与刹车盘面垂直,不利于流通风通过,且较多刹车盘为提高散热效率,增加镂空面积,使刹车盘整体强度下降,容易产生危险,同时刹车盘因刹车产生铁屑不易排出刹车盘,可能降低刹车性能,增加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刹车盘,采用设置有安装盘、透风口、摩擦盘、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散热支撑柱的配合,实现了刹车盘在车辆行驶中随汽车的行驶快速转动,同时空气通过刹车盘中部的间隙,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穿过,倾斜设置的出风口更便于流通风的通过,散热支撑柱增加了刹车盘的整体强度,同时将刹车盘因刹车产生的热量从摩擦盘导入到散热支撑柱上,方便从散热支撑柱周围通过的风进一步带走刹车盘的热量,极大的降低刹车盘整体温度的功能;通过设置有第二出风口、除尘槽,实现了当刹车盘刹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集入除尘槽中,同时第二出风口排出的风将除尘槽内的铁屑吹动,排出刹车盘外的功能,解决了当下使用的分体式刹车盘散热孔多为与刹车盘面垂直,不利于流通风通过,且较多刹车盘为提高散热效率,增加镂空面积,使刹车盘整体强度下降,容易产生危险,同时刹车盘因刹车产生铁屑不易排出刹车盘,可能降低刹车性能,增加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盘与摩擦盘,安装盘通过外侧周向等距设置的多个安装螺栓与摩擦盘中部内侧连接,安装盘中部周向等距设置有五个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于相邻安装螺栓中间设置有透风口;所述摩擦盘为中部设有间隙的两个对称环形圆盘;所述摩擦盘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所述摩擦盘中部周向等距设置有五个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为中部向一侧凸起的弧形筋;所述摩擦盘位于连接筋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二出风口;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连接筋中部凸起的两侧;所述摩擦盘中部设置有多个散热支撑柱;所述第二出风口内设置有两个散热支撑柱;所述摩擦盘两侧设置有多个除尘槽;所述除尘槽为从摩擦盘中部延伸至边缘的弧形槽。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为与摩擦盘转动方向夹角大于九十度的斜孔。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除尘槽起始位置与第二出风口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设置有安装盘、透风口、摩擦盘、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散热支撑柱的配合,实现了刹车盘在车辆行驶中随汽车的行驶快速转动,同时空气通过刹车盘中部的间隙,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穿过,倾斜设置的出风口更便于流通风的通过,散热支撑柱增加了刹车盘的整体强度,同时将刹车盘因刹车产生的热量从摩擦盘导入到散热支撑柱上,方便从散热支撑柱周围通过的风进一步带走刹车盘的热量,极大的降低刹车盘整体温度的功能;通过设置有第二出风口、除尘槽,实现了当刹车盘刹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集入除尘槽中,同时第二出风口排出的风将除尘槽内的铁屑吹动,排出刹车盘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分体式刹车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百龙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百龙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