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平动分量计算旋转分量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7281.7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8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赟;李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姜凤岩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平动 分量 计算 旋转 地震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利用平动分量计算旋转分量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地震台站所采集的平动分量和各所述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所述多个地震台站包括第一地震台站和环绕所述第一地震台站设置的多个第二地震台站;所述多个地震台站所采集的平动分量来自同一震源;
根据获取的平动分量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震源传播至所述第一地震台站的旋转分量的理论值;
其中,根据获取的平动分量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震源传播至所述第一地震台站的旋转分量的理论值,包括:
根据各所述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地震台站与各所述第二地震台站之间的距离,得到多个台站间距;
根据获取的平动分量和所述台站间距,确定所述震源传播至所述第一地震台站的旋转分量的理论值;
根据获取的平动分量和所述台站间距,确定所述震源传播至所述第一地震台站的旋转分量的理论值,包括:
根据获取的平动分量、所述台站间距和第一差分法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震源传播至所述第一地震台站的旋转分量的理论值;所述第一差分法公式包含预设比例因子;
第一差分法公式如下:
或
从获取的平动分量中提取各所述第二地震台站所采集的平动分量;
根据各所述第二地震台站所采集的平动分量、所述台站间距和第二差分法公式,计算得到所述震源传播至所述第一地震台站的旋转分量的理论值;所述第二差分法公式采用二阶差分格式;
第二差分法公式如下:
其中:
Rx为X轴方向的旋转分量,Ry为Y轴方向的旋转分量,Rz为Y轴方向的旋转分量;
Ox指的是位于原点O的第一地震台站所采集到的X轴方向的平动分量;Oy指的是位于原点O的第一地震台站所采集到的Y轴方向的平动分量;Oz指的是位于原点O的第一地震台站所采集到的Z轴方向的平动分量;
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xB所采集到的Z轴方向的平动分量;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xA所采集到的Z轴方向的平动分量;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yB所采集到的Z轴方向的平动分量;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yA所采集到的Z轴方向的平动分量;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yA所采集到的Y轴方向的平动分量;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xA所采集到的X轴方向的平动分量;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yB所采集到的Y轴方向的平动分量;指的是第二地震台站xB所采集到的X轴方向的平动分量;
Δx1为第一地震台站与第二地震台站xA的台站间距;Δx2为第一地震台站与第二地震台站xB的台站间距;Δy1为第一地震台站与第二地震台站yA的台站间距;Δy2为第一地震台站与第二地震台站yB的台站间距;
所述多个第二地震台站包括至少四个第二地震台站;在根据获取的平动分量和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震源传播至所述第一地震台站的旋转分量的理论值之前,还包括:
构建以所述第一地震台站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
其中:
所述直角坐标系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坐标轴和第二坐标轴;
在至少四个第二地震台站中,两个所述第二地震台站位于所述第一坐标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原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地震台站位于所述第二坐标轴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原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站间距与所述震源的地震波长之比小于第一分数阈值且大于第二分数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震源与所述第一地震台站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坐标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2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