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古建筑整体性的墙体加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7439.0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世林;刘守诚;钱元弟;王新成;曲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B08B1/00;E04G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古建筑 整体性 墙体 加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强古建筑整体性的墙体加固结构,其结构包括模板、加固板、支撑架,由于部分混凝土材料沿着加固板和模板之间的间隙通入,造成模板与加固板粘为一体,取下模板用力拉扯,导致加固板的外表面出现破损的现象,通过在模板和加固板之间安装清除机构,清除环与模板和加固板的表面接触,将残留在其表面的混凝土材料清除,减少出现加固板和模板粘为一体化的现象,减少取下模板用力拉扯,导致加固板的外表面出现破损的现象,减少古建筑墙体的整体美观性遭到破坏,由于加固板底面为光滑的水平面,与地面接触时受到的支撑力较小,通过在加固板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底部设有插板插入到地面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加强古建筑整体性的墙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古建筑多数有木头结构和土坯结构组成,当遇到地质灾害时,由于木头和土坯结构的承受力较低,易导致古建筑的墙体出现倾倒的现象,采用加固板用于对古建筑的墙体加固处理,通过支撑模板将加固板垂直放入到地基坑中,加固板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相连接,且加固板设有混凝土槽,往加固板中灌入混凝土材料,对古建筑的墙体建造,通过加固板对混凝土材料支撑,能增大墙体整体的稳定度;现有技术中采用加固板用于对古建筑的墙体加固时,由于模板对加固板支撑时,模板与加固板之间存在间隙,往混凝土槽中灌入混凝土材料时,出现部分混凝土材料沿着加固板和模板之间的间隙通入,造成模板与加固板粘为一体,取下模板用力拉扯,导致加固板的外表面出现破损的现象,影响古建筑墙体的整体美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采用加固板用于对古建筑的墙体加固时,由于模板对加固板支撑时,模板与加固板之间存在间隙,往混凝土槽中灌入混凝土材料时,出现部分混凝土材料沿着加固板和模板之间的间隙通入,造成模板与加固板粘为一体,取下模板用力拉扯,导致加固板的外表面出现破损的现象,影响古建筑墙体的整体美观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强古建筑整体性的墙体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强古建筑整体性的墙体加固结构,其结构包括模板、加固板、支撑架,所述加固板设在模板前方,所述支撑架顶端焊接在加固板底面。
所述加固板包括支撑板、钢筋条、清除机构,所述钢筋条右端与支撑板左侧面焊接连接,所述清除机构夹在支撑板与模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支撑架顶端与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除机构包括支撑块、拉杆、清除板、推条,所述拉杆左端与支撑块右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清除板分别与支撑块上下端左右两侧的表面铰链连接,所述清除板与支撑板和模板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推条安装在支撑块左右两侧表面及清除板内侧表面之间,所述清除板共设有四个,呈左右对称分布,能均匀与模板和加固板之间的表面接触,将模板和加固板表面的混凝土材料清除,减少出现模板和加固板连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除板包括板体、活动腔、配合块、清除环,所述板体左端顶部与支撑块底端右侧面铰链连接,所述活动腔开设在板体内底部,所述配合块嵌固在活动腔内壁,所述清除环设置在活动腔内部,所述配合块为凸起的半圆块,能增大配合块与清除环外壁的摩擦力,将清除环外壁的混凝土材料均匀清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除环包括支撑轴、环体、推块,所述环体套在支撑轴外部,所述推块分别安装在环体外壁,所述推块外端表面与配合块活动配合,所述推块设有六个,围绕组成圆环状,有利于推块不断与模板和加固板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块包括弹块、刮块,所述弹块嵌套在环体外壁,所述刮块内端表面与弹块外端表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块整体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能带动刮块震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杆、架体、伸缩条、插板,所述连接杆顶端与加固板底面焊接连接,所述架体上表面中部与连接杆底端相固定,所述伸缩条顶端安装在架体内顶部,所述插板上表面与伸缩条底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条设有五个,能增大伸缩条对插板的支撑力和推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