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损台区技术成因诊断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8059.9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1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安义;马亮;邓才波;蔡木良;戚沁雅;刘绚;蒙天骐;刘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损台区 技术 成因 诊断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损台区技术成因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台区及用户侧的采集数据;步骤2:当台区发生高线损事件时,分别计算由于三相不平衡、负载率高、功率因数低以及线路网架问题四种原因导致台区高线损的概率;步骤3:对高损台区技术成因概率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到台区高线损技术成因向量概率。在台区发生高线损事件时,通过分别计算三相不平衡、负载率高、功率因数低、线路网架问题四种原因导致台区高线损的概率,并对四种原因产生概率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使得供电所人员能够根据概率大小开展现场排查,最终确定哪种原因导致台区发生高线损,从而提高供电所现场排查的针对性,能够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损台区技术成因诊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企业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加强台区线损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台区高损治理存在成因诊断不明、措施制定不科学,导致台区高损治理不彻底,仍反复出现台区高线损。随着电力企业台区HPLC的全覆盖,台区采集数据类型不断丰富,积累了非常有价值的电气量数据,但将电气量数据用于高损台区治理较少,电气量数据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在采集到台区、用户侧电气量数据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设计一种高损台区技术成因自动诊断方法,自动诊断台区高线损原因,进一步制定台区高线损治理策略,对于提升高损台区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损台区技术成因诊断方法及系统,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损台区技术成因诊断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台区及用户侧的采集数据;
步骤2:当台区发生高线损事件时,分别计算由于三相不平衡、负载率高、功率因数低以及线路网架问题四种原因导致台区高线损的概率,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计算由于三相不平衡导致台区高线损的概率,计算式如下:
式中,βi为台区第i采集点负载系数,αi为台区第i采集点三相不平衡率,tanh( )为双曲正切函数,M为日采集点;
步骤2.2:计算由于功率因数低导致台区高线损的概率,计算式如下:
式中,θi为台区第i采集点功率因数,tanh( )为双曲正切函数,M为日采集点;
步骤2.3:计算由于负载率高导致台区高线损的概率,计算式如下:
式中,βi为台区第i采集点负载系数,tanh( )为双曲正切函数,M为日采集点;
步骤2.4:计算由于线路网架问题导致台区高线损的概率,计算式如下:
式中,DA、DB、DC分别为台区A、B、C相所属用户电压偏差量最大值大于10V的用户数,ΔUA、ΔUB、ΔUC分别为台区A、B、C相所属用户电压偏差量最大值,N为台区所属用户数,tanh( )为双曲正切函数:
其中,计算A相所属用户电压偏差量最大值的表达式为:
ΔUA=max(ΔUA1,ΔUA2,ΔUAk,...,ΔUA(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8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发生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芯片测试防呆方法及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