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草粉鞋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8586.X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08;C08L99/00;C08K5/13;C08K5/134;C08K5/132;C08K3/04;C08K5/05;C08K13/02;C08J9/08;C08J9/10;A43B1/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1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草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艾草粉鞋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20份聚酯预聚体A、30‑50份聚酯预聚体B、15‑35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10份艾草粉、2‑7份扩链剂、0.5‑3份炭黑、0.6‑3份疏水剂、0.7‑2.2份抗氧剂、0.6‑5份交联剂以及0.8‑3.5份复合发泡剂,本发明所制得的艾草粉鞋料为可降解材料,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具有质地轻、柔韧抗拉伸、回弹减震性能好、不易吸水以及抑菌除臭效果好的特点,所述鞋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可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并且所制得产品的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草粉鞋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制鞋行业的飞速发展也推动着鞋底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发泡鞋底已逐步取代PVC和橡胶实新等鞋底材料,现阶段主要的发泡鞋底有PE类、EVA类、SBS类和PU类,其中,PE类发泡鞋底有较好的耐磨性、隔热性,但防滑性较弱且易变形;EVA类发泡鞋底的弹性好、防震、耐候性强但机械强度低;SBS类发泡鞋底需要与其他的高聚物配合进行改性,如其制成的TPR鞋底材料具有防滑、透气的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PU类发泡鞋底的密度小、强度高且弹性好,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针对性调整,处理后能展现出阻燃、防静电、抗水解和疏水疏油等特性,能够满足各类鞋子的不同需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鞋底材料。但鞋子在长时间的穿着过程中,一来容易磨损变形,二来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脚部容易长湿疹、足藓等。
艾草作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医药和保健产品中。艾草在外用时具有祛湿止痒、抑制病菌、抗炎的效果,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皮肤癣和湿疹等。本发明将艾草粉应用于鞋底材料制备成具有抑制真菌病菌、祛除异味且抗炎止痒的保健功能型鞋料,使其成为一种兼具保健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鞋底材料,本发明的方案为新型功能性鞋料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艾草粉鞋料,所述艾草粉鞋料的质地轻、柔韧抗拉伸、回弹减震性能好、不易吸水且具有抑菌除臭功效,同时为可降解材料,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草粉鞋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可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并且所制得产品的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艾草粉鞋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本发明的艾草粉鞋料通过以聚酯预聚体、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原料制得的聚酯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回弹性和减震性能,硬度适中,并且通过添加艾草粉使得所制鞋料具有较好的抑菌除臭功效。其中,疏水剂的加入使得鞋料的吸水率有所降低;复合发泡剂具有较好的微孔发泡效果,泡孔分布均匀且致密,使得鞋料的密度较低,弹性好且透气性佳;抗氧剂的复合使用使得鞋料具有较好的耐氧化性能和光稳定性,且能够避免鞋料制备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所述炭黑在本发明中起到补强剂的作用,提高了鞋料的耐磨性、抗紫外线和耐热稳定性,同时也作为颜料,使所制鞋料成色好。
优选的,所述聚酯预聚体A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称取摩尔比为1.0-1.2:1的1,4-丁二醇和丁二酸混合均匀,在常压氮气保护条件下,升高温度至160-180℃搅拌反应1-2h后,加入催化剂A和抗氧剂A,继续升高温度至200-220℃至几乎无水分馏出,然后逐步减压至5k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6h后停止反应,即制得所述聚酯预聚体A。
优选的,所述聚酯预聚体B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称取醇酸摩尔比为1.0-1.3:1的短链二元醇和脂肪族饱和二元酸混合均匀,在常压氮气保护条件下,升高温度至160-180℃搅拌反应1-2h后,加入催化剂B和抗氧剂B,继续升高温度至200-220℃至几乎无水分馏出,然后逐步减压至5kPa以下进行缩聚反应3-7h后停止反应,即制得所述聚酯预聚体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8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