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景适用运动相机功能配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8698.5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静娴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3/04;F16M13/02;F16F15/023;G03B17/5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爽 |
地址: | 514581 广东省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适用 运动 相机 功能 配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适用运动相机功能配件,包括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矛盾式柔性无损夹持机构和支撑固定机构,所述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和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均设于支撑固定机构上,所述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位于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下方,所述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与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相连,所述矛盾式柔性无损夹持机构设于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上。本发明属于运动相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散热功能且可以有效适用于多场景的运动相机功能配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相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场景适用运动相机功能配件。
背景技术
运动相机兴起于极限运动,与传统相机相比,运动相机不仅十分轻巧便携,而且运用灵活,可任意拍摄多种独特视角的视频。此外,随着技术的成熟,运动相机在画质、功能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甚至达到了专业的拍摄水平。运动相机固定装置作为运动相机的主要功能配件对运动相机在不同场景下的便捷式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运动相机的工作过程中,主板及镜头模块会产生大量热量,该部分热量使主板及镜头模块的工作性能下降,影响使用者操作体验,同时,在运动场景下固定装置固定运动相机时会产生震动,从而易对运动相机造成损伤;另外,现有的运动相机固定装置不能有效解决运动相机的稳定固定与运动相机的无损式固定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场景适用运动相机功能配件,针对现有的运动相机固定装置不具备散热功能及减震性能差的技术偏见,基于变害为利原理创造性的将低温流体受震产生的低温流体晃动冲击与低温流体流动式降温完美结合,实现了对运动相机的减震缓冲与吸热降温的一体化协调作用;并有效利用热传递和热膨胀,实现了运动相机产热与散热的自反馈一体化流程,无需设置散热驱动元件,即可实现剪裁式低温流体自动补料散热的技术效果;同时,基于重量补偿原理利用不同体积低温流体的重量差,将流体缓冲吸热水囊中多余的低温流体排出,在保证流体缓冲吸热水囊中低温流体体积满足减震缓冲的同时,实现了低温流体的自循环与自平衡;进一步地,从运动相机的稳定固定与运动相机的无损式固定的矛盾特性出发,利用气囊柔性夹持与磁性固定底座配合,保证了运动相机的矛盾式柔性无损固定。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多场景适用运动相机功能配件,包括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矛盾式柔性无损夹持机构和支撑固定机构,所述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和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均设于支撑固定机构上,所述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位于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下方,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在没有任何驱动电元器件的基础上,仅仅依靠热传递和热膨胀,即实现了冷却流体的自动补料,为运动相机的有效散热奠定了基础,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根据不同体积流体的重量差异,在补充冷却流体对运运动相机散热的同时,对多余的温热流体进行排出,实现了整体流体体积的平衡,所述压力传输自调节式控压循环机构与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相连,所述矛盾式柔性无损夹持机构设于剪裁式流体自反馈缓冲吸热协同机构上,矛盾式柔性无损夹持机构满足了运动相机的稳定固定与无损式固定的矛盾式需求,所述矛盾式柔性无损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固定板,所述夹持固定板内设有夹持固定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静娴,未经刘静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8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6G下多天线无人机网络部署参数设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