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9575.3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代端;雷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任欣生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期 计算 罚息 复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罚息复利计息方式配置;账户绑定计息方式;按条件分类筛选数据;装置注入模型组织;罚息复利计提装置;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计提期次级数据持久化,本发明适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的方法,将传统账户级串行计算罚息复利的方式转换成期次级并行计算罚息复利的方式,提高了计息的效率,增强了罚息和复利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当前银行系统呈现以账户为中心,以灵活的产品参数化设计,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场景服务;贷款业务作为银行盈利的主体业务,现有系统在贷款计息上以账户级余额为准,采用参数化计算方式,将利息金额绑定在整体账户层面上,不会精准体现在贷款客户账户还款计划期次上。
随着客户需求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产品创新的不断升级,以及金融监管的不断规范和严苛,对于贷款罚息复利的计算方法、体现模式、管理办法等存在更高的要求;如客户还款时要求查证其个人贷款逾期后具体期次对应的逾期本金和利息所产生的罚息复利的金额数目;再如银行为增强资产类业务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客户精准营销及服务能力需要改变贷款转列规则,将按整笔转列规则替代为按期次转列规则;在这几类业务场景下,罚息复利传统的计算方式及绑定在账户层的体系结构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鉴于银行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在贷款业务及产品不断扩展的背景下,银行不良资产数量也因为业务扩展持续增加;如果不改变账户罚息复利计算方式和账户利息结构,那么贷款账户的罚息复利与账户主体层级绑定,对应贷款转列模式也从账户整体体现,从而针对客户而言,还款时无法准确核查逾期贷款的期次及对应产生的罚息复利金额,对于银行而言,随数据量的提升无法精准管控不良资产数量,且计提结息在日终处理中耗时时间较长。
基于上述情况,如何能设计一种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方法和装置,将罚息复利从账户整体下移至账户还款计划期次上,提高银行对客精准营销及服务能力,加强银行对不良资产的风险管控,降低日终批量计提时间,同时降低转表外资产数额,降低科技部门的资源投入成为当前银行核算部门的一大痛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期次计算罚息复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在产品层级定义产品各个利息类型的计息方式,其中,所述计息方式包括余额计息法EB、分段计息法SC、还款计划摊销计息法SA;
贷款账户放款时根据贷款产品类型,匹配对应产品配置罚息复利的计息方式,并将计息方式与账户利率定价数据绑定,其中,所述利率定价数据包括罚息、复利、罚息的复利、复利的复利四种利息类型的计息方式、执行利率、基准利率、月基准、年基准;
以账户余额数据为准,进行数据分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为逾期本金、呆账本金、呆滞本金金额之和大于0的数据,以及逾期利息、逾期罚息、逾期复利金额之和大于0的数据,两组并行分别对账户罚息、复利、罚息的复利、复利的复利进行计提结息处理;
组织罚息复利计提数据模型,其中,所述数据模型包括账户基本数据、账户利率定价数据、账户余额数据;
以账户利率定价数据中罚息复利的计息方式为准,匹配对应的计息计算装置,在装置中植入上述准备的计提数据模型;
获取贷款还款计划中还款宽限日期为上日的还款计划数据,根据所获取数据的期次,分别取对应期次的本金计划单据余额总数额及利息计划单据余额总数额,以获取的本金、利息计划余额总数额为准,计算对应期次的罚息复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9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