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085.5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9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燕;赵欢;曹盘宇;尹芍润;杜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9/04 | 分类号: | H04N9/04;H04N13/106;H04N19/172;H04N19/177;H04N19/42;H04N19/513;H04N19/593;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1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频 编码 数据 特征 融合 动态 手势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已知动态手势的视频编码数据分解为若干个等长度的GOP;
S2,获取每个GOP中的I帧、积累残差和积累运动矢量,采用I帧训练得到I帧识别模型,采用积累残差训练得到积累残差识别模型,采用积累运动矢量训练得到运动矢量识别模型;
S3,将待识别动态手势视频根据步骤S1中GOP下采样到等长,将下采样后的视频数据分别通过I帧识别模型、积累残差识别模型和运动矢量识别模型获取三个准确率,将获取的三个准确率进行融合得到最终融合概率,最终融合概率最大所对应的手势动作即为待识别动态手势视频中的手势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GOP包括7帧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视频序列如公式1所示:
V={F1,F2,…,Fi,…,Fn} 式1
其中Fi为视频中一帧数据,下标i表示当前为第i帧,V为整个视频数据,F表示视频帧;
一个视频V中的GOP如公式2所示:
其中Gi为视频V中第i个GOP,为GOP中首帧数据,下标j表示整个视频V中第j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j帧Fj积累到GOP中的首帧I帧的积累运动矢量Φj如公式6所示,积累残差Δj如公式7所示;
Φj=p-τj→0 式6
Δj=R1(τj→1)+…+Rj-1(τj→j-1)+Rj(p) 式7
式中:p为当前帧Fj的像素,τj→0表示由第j帧Fj积累到首帧I帧的参考位置,Rj(p)表示第j帧像素p的残差,τj→j-1表示由第j帧Fj积累到前一帧的参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首帧I帧的像素信息与积累运动矢量和积累残差计算出当前帧的像素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融合过程中,首先将积累运动矢量映射到HSL颜色空间,通过运动矢量的x轴和y轴偏移量计算出运动矢量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大小,分别映射到HSL的H分量和S分量,L分量使用均值;残差的原始数据使用YUV色彩空间的Y分量,U和V分量使用均值,并转换为RGB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数据多特征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识别动态手势视频按GOP下采样到等长,如公式18所示;
Vd为GOP下采样后的手势视频数据集,Vi(k)为第i个下采样手势视频数据,k为下采样后的GOP数量,所有下采样后的手势视频的GOP数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0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