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角色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136.4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钱子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42 | 分类号: | A63F13/42;A63F13/56;A63F13/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赵昀彬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角色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角色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作用于图形用户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控操作,控制游戏中目标虚拟角色执行功能控件对应的虚拟动作;响应于针对游戏中第一虚拟角色的接管控制指令,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自动跟随目标虚拟角色,并且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自动拾取道具。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的游戏中虚拟角色掉线后无法正常行动或与队友交互,导致游戏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角色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团队协作类网络游戏中不同的玩家,可以通过操作各自的终端设备实现在同一游戏场景中的互动,例如,FPS(First person shooter,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中,不同的玩家可以进行组队,共同在同一游戏场景中执行游戏任务。然而,团队协作类网络游戏可能会存在某一终端设备的网络故障或者卡顿的情况,导致对应的虚拟角色掉线或者游戏状态卡顿,掉线或者游戏状态卡顿的虚拟角色在游戏中表现为静止不动或者动作迟缓卡顿,无法正常行动或者与队友交互,影响团队协作,给玩家造成不好的游戏体验。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的游戏中虚拟角色掉线后无法正常行动或与队友交互,导致游戏体验较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角色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的游戏中虚拟角色掉线后无法正常行动或与队友交互,导致游戏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角色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作用于图形用户界面中功能控件的触控操作,控制游戏中目标虚拟角色执行功能控件对应的虚拟动作;响应于针对游戏中第一虚拟角色的接管控制指令,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自动跟随目标虚拟角色,并且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自动拾取道具。
进一步地,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自动跟随目标虚拟角色,包括: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跟随目标虚拟角色自动执行至少部分虚拟动作。
进一步地,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跟随目标虚拟角色自动执行至少部分虚拟动作,包括:响应触控操作中的目标触控操作,控制游戏中目标虚拟角色执行功能控件对应的目标虚拟动作的同时,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跟随目标虚拟角色自动执行目标虚拟动作。
进一步地,响应触控操作中的目标触控操作,控制游戏中目标虚拟角色执行功能控件对应的目标虚拟动作的同时,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跟随目标虚拟角色自动执行目标虚拟动作,包括如下任意一种:功能控件为移动控件,响应作用于移动控件的触控操作,控制目标虚拟角色沿目标触控操作指示的移动方向移动的同时,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跟随目标虚拟角色沿移动方向移动;以及功能控件为姿态控件,响应作用于姿态控件的触控操作,控制目标虚拟角色切换为姿态控件指示的目标姿态的同时,控制第一虚拟角色切换为目标姿态;以及功能控件为瞄准控件,响应作用于瞄准控件的触控操作,控制目标虚拟角色调整瞄准方向同时,控制第一虚拟角色按照相同调整策略调整瞄准方向;以及功能控件为射击控件,响应作用于射击控件的触控操作,控制目标虚拟角色执行射击动作的同时,控制第一虚拟角色执行射击动作。
进一步地,在控制第一虚拟角色自动拾取道具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针对于瞄准控件的触控操作,控制目标虚拟角色调整瞄准方向;当瞄准方向朝向第一虚拟角色时,显示第一道具界面,第一道具界面用于展示第一虚拟角色拾取的道具;响应针对第一道具界面中自动拾取控件的选择操作,触发第一虚拟角色的道具自动拾取功能。
进一步地,在显示第一道具界面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针对第一道具界面中第一目标道具的触控操作,更改第一目标道具的拾取优先级。
进一步地,响应针对第一道具界面中对第二目标道具的使用操作,控制第一虚拟角色或者目标虚拟角色使用第二目标道具。
进一步地,在控制第一虚拟角色或者目标虚拟角色使用第二目标道具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目标道具的类型,确定第二目标道具的使用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