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密钥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189.6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2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春;张蛟鹏;余洋;莫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密钥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密钥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发送方与将接收方,将两者身份信息进行确定,并且记录;S2、发送方输出指令,服务器接收到指令后,用接收方公钥进行加密和计算存储,接着将原文的密文与发送方签名进行发送;S3、原文的密文与发送方签名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方选择管理端的私钥;S4、接收方将接收方私钥进行解密,用发送方私钥进行验证;S5、验证完成后,将信息同时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信息后将数据解读或者存储,通过确定发送方的个数,从而可以给多个接收方发送数据,而发送前,发送方可以确定此次的数据的唯一性与读取次数,降低了数据盗用或者多次的读取后,忘记删除,导致丢失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密钥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密钥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但是目前的区块链密钥管理方法对于传输方式混乱,容易出现传输后发送方与接收方均无法正常收取到所需的信息,并且加密方式与解密方式不一致,出现收取方式困难,数据接收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出现盗取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密钥管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区块链密钥管理方法对于传输方式混乱,容易出现传输后发送方与接收方均无法正常收取到所需的信息,并且加密方式与解密方式不一致,出现收取方式困难,数据接收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出现盗取的可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密钥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发送方与将接收方,将两者身份信息进行确定,并且记录;
S2、发送方输出指令,服务器接收到指令后,用接收方公钥进行加密和计算存储,接着将原文的密文与发送方签名进行发送;
S3、原文的密文与发送方签名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方,接收方选择管理端的私钥;
S4、接收方将接收方私钥进行解密,用发送方私钥进行验证;
S5、验证完成后,将信息同时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信息后将数据解读或者存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2在发送方签名通过将计算存储后的数据进行签名,该签名通过发送方私钥进行;
所述S2中发送人数量为一个,发送人可以为服务器的管理员,可删除接收人数量,且解除匿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接收方为单个或者多个人数,其中多个成员间可数据共享、同步和复制数据库,其中也可以多个接收方共同完成;
在为个人的时候,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操作,提高准确性与安全性,而在多人的时候,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操作,提高其数据的便捷接收性,而通过一对多的时候,发送方可以选择此次密钥的使用次数,或者设定自动销毁时间,便于读取的次数和时间的控制,其次通过服务器可以了解使用人员的时间、次数与操作后的下载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2和S4中计算的算法为DES、AES和IEDA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配合而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传输中,服务器对于数据进行接收后,选择一次性传输、对称传输还是非对称传输,将数据进行根据接收方的再次读取与使用频率和保密度的要求进行确定,该确定由发送方确定此次传输是数据为哪种形式;
所述发送方可将此次传输的数据分为单词与多次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将传输的数据以多个公钥进行加密和计算存储,接收方会以发送方私钥进行验证,将数据进行排列整合,并且传输中,可以不分先后顺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