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活动型后张法预制混凝土梁的台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370.7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刚;胡林森;胡伟;张克宏;徐铎;郭天怀;杜继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中建新型城镇化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B28B17/00;E01D19/02;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44219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凤翔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型后张法 预制 混凝土 台座 | ||
一种可活动型后张法预制混凝土梁的台座。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梁体被张拉时两端底侧部位由于应力集中和重压摩擦后会受到严重损坏,影响梁体质量和外观的问题。技术要点:包括台座主体和对称的台座端段,特征是台座端段由台座端段下部和台座端段上部配合构成,台座端段下部与台座主体连结为一体,台座端段下部顶面设有圆弧下凹部位,台座端段上部底面设有与圆弧下凹部位转动配合的圆弧凸出部位,台座端段上部处于水平状态时,台座端段上部的底面外侧部分与台座端段下部的顶面外侧部分之间留有设定的第一间隙、且圆弧凸出部位的弧面内侧部分与圆弧下凹部位的弧面内侧部分之间留有设定的第二间隙、且台座端段上部的顶面与台座主体的顶面齐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桥梁构件的制造设施,特别是一种可活动型后张法预制混凝土梁的台座。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梁体,往往会在独立场地进行预制,然后才安装到桥梁上,台座是设置在所述独立场地上用来承托预制梁体的基座。采用后张法预制的梁体,就是在梁体浇筑时梁体内留有预应力筋孔道,待梁体凝固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用预应力钢筋穿过所述预应力筋孔道,借助锚具对预应力钢筋两端进行张拉并锚固,使梁体呈微拱形,从而获得抗压弯预应力。由于桥梁梁体是体积很大、重量很重的构件,被张拉成呈微拱形过程,梁体与台座顶面的面接触会变成梁体两端部下底边缘线与台座顶面线接触的应力集中,且将产生重压下的移位摩擦,往往造成梁体两端部底侧边缘线及其周边区域出现裂缝或混凝土局部碎裂,严重影响梁体质量和外观。
中国专利第201921916741.9号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后张法预制箱梁的台座,其目的就是要解决梁体被张拉成呈微拱形过程造成梁体两端部底侧边缘线及其周边部分受到损坏的问题。其结构包括主台座以及设在主台座两端的端台座,主台座和端台座都置于混凝土基座上;所述端台座包括内端台座和外端台座,所述内端台座和外端台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外端台座在与内端台座相对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下斜面,所述内端台座在与外端台座相对面上设有与下斜面相配合的上斜面,所述下斜面和上斜面之间设有防止两者接触的隔离板,且下斜面与隔离板之间的摩擦系数,或上斜面与隔离板之间的摩擦系数比下斜面和上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小。这一方案的缺点是:当梁体被张拉成呈微拱形时,虽然可以使得梁体的两封锚端不易受到破坏,但梁体封锚端悬空后,应力集中点又转移到两封锚端与梁体的底侧界线上,同样将产生重压移位摩擦,使封锚端与梁体的底侧界线部位连同其周边区域受到严重损坏,同样严重影响了梁体质量和外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当梁体被张拉成呈微拱形时,梁体的两端底侧部位在应力集中和重压摩擦后连同其周边区域会受到严重损坏,严重影响梁体质量和外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活动型后张法预制混凝土梁的台座,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活动型后张法预制混凝土梁的台座,包括承托预制混凝土梁的台座主体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台座端段,其特征是:所述台座端段均由台座端段下部和台座端段上部构成,所述台座端段下部与所述台座主体连结成为一体,所述台座端段下部的顶面中部设有圆弧下凹部位,所述台座端段上部配合在所述台座端段下部上面、其底面中部设有可与所述圆弧下凹部位转动配合的圆弧凸出部位,在所述台座端段上部配合于所述台座端段下部上的外侧位置且所述台座端段上部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台座端段上部的底面外侧部分与所述台座端段下部的顶面外侧部分之间留有设定的第一间隙、且所述圆弧凸出部位的弧面内侧部分与所述圆弧下凹部位的弧面内侧部分之间留有设定的第二间隙、且所述台座端段上部的顶面与所述台座主体的顶面齐平。
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台座端段上部配合于所述台座端段下部上的外侧位置且所述台座端段上部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台座端段上部的底面内侧部分可以是与所述台座端段下部的顶面内侧部分相接触、且所述圆弧凸出部位的弧面外侧部分可以是与所述圆弧下凹部位的弧面外侧部分相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圆弧凸出部位的弧面可以是以所述台座端段上部的顶面中部上的一根横向线条为第一旋转轴线形成的第一圆柱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中建新型城镇化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汕头中建新型城镇化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工控系统便携式试验箱
- 下一篇:一种具有支架限位的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