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医用植介入体观测的体外循环实验台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1091.2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皓生;李永健;蒙奎霖;郑晓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医用 介入 观测 体外循环 实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用植介入体观测的体外循环实验台及实验方法。其中,该实验台包括实验段模块、循环回路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观测模块,所述实验段模块包括带动力泵的医用植介入体,所述循环回路模块与所述实验段模块共同形成用于所述实验液体循环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观测模块具有荧光观测功能,实现量化观测所述医用植介入体表面血栓的面积;所述观测模块还具有流场观测功能,用于对所述实验段模块内的流场进行观测。该实验台可以较好地模拟人体内环境,还可以利用荧光观测系统观测医用植介入体上血栓的生长情况,利用PIV流场观测系统观测医用植介入体附近的流场情况,能够有效地指导医用植介入体的设计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植介入体的实验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用植介入体观测的体外循环实验台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植入医疗器械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常见的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植入医疗器械有人工心脏、人工心脏瓣膜、人工支架等等。植入医疗器械都需要经过临床前试验,包括体外循环实验平台的体外实验、标准的实验室检测(如使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散热噪声测试等)与动物实验。由于动物实验代价昂贵,耗时长久,标准实验与实际使用工况相差巨大,体外实验可以检验设计性能是否满足生理要求,并指导植入医疗器械的设计改进,可重复性强,耗时短,是一种植入医疗器械的重要实验研究手段。
国内外研究中现有的体外循环实验平台通常是参照了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提供的标准试验方法标准ASTM.F1841中的溶凝血测试装置,研究的重点是模拟植入医疗器械在人体内运行的环境,通过模拟试验测试血泵的流体力学性能,包括流量、压力、温度、心脏的脉动特性等关键因素,实验结果是检测植入医疗器械的溶凝血性能是否符合临床使用要求的重要依据。
但是对于实验测试对象缺乏研究观测手段,如无法观测器械上血栓的生长情况、无法观测器械附近的血液流动情况等等,无法有效地指导植入医疗器械的设计优化。因此,亟需研发一款既可以较好地模拟人体内环境,又可以提供丰富观测手段的体外循环实验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医用植介入体观测的体外循环实验台,可以较好地模拟人体内环境,还可以利用观测模块观测医用植介入体上血栓的生长情况及观测医用植介入体附近的流场情况,能够有效地指导医用植介入体的设计优化。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医用植介入体观测的体外循环实验台,包括:
实验段模块,所述实验段模块包括带动力泵的医用植介入体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透明管,所述医用植介入体设置在所述透明管内,所述透明管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
循环回路模块,所述循环回路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透明管的所述进口端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透明管的所述出口端相连,从而使得所述循环回路模块与所述实验段模块共同形成用于所述实验液体循环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模块用于监测和控制所述循环回路中的循环流动的所述实验液体的压力和流量;
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循环回路中的所述实验液体的温度;
观测模块,所述观测模块具有荧光观测功能,实现量化观测所述医用植介入体表面血栓的面积;所述观测模块还具有流场观测功能,用于对所述实验段模块内的流场进行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