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润滑油的含硫性质评定装置及其评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955.0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新;朱佳清;钱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光泰富(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215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润滑油 性质 评定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润滑油的含硫性质评定装置及其评定方法,包括:设置在密封箱内的测试机构。密封箱左侧设置有供油箱,供油箱上部设置供油管和回流管,密封箱底部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部设置驱动轴,驱动轴贯穿承载板连接储油箱。测试机构包括:放置在承载板上的储油箱,储油箱底部设置联轴器,联轴器上部设置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其上方的搅拌轴,搅拌轴外周侧面设置若干搅拌杆,储油箱外壁设置为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液体循环腔,液体循环腔连通供油管和回流管。基于GB/T5096标准的铜片腐蚀试验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利用铜片与活性硫反映的化学性质,能够快速测定出润滑油的含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中含硫定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润滑油的含硫性质评定装置及其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机械、仪器中的润滑剂。润滑油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添加剂的使用和材料的质量油平。工业设备、内燃机的发展要求所用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载荷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润滑油里的硫元素以多种形式存在。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大部分基础油是石油精制而成,而石油中就有硫,基础油在精制过程中会脱去大部分杂质,但是总有一些残留。润滑油生产过程中要加入添加剂,例如含硫抗磨剂或者含硫极压剂。
对于润滑油来说,检测含硫量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的极压性和抗磨性,因为许多润滑油、金属加工液里都使用了含硫极压剂。许多极压型润滑油里使用了含活性硫的极压剂,这类极压剂在高温下起作用。含硫极压剂有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活性硫添加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与金属发生反应,而非活性硫只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活性硫添加剂的优点是低温下也可以起抗磨作用,但是它们对金属会造成轻微的腐蚀,主要是对黄色金属,如铜,因此使用中应注意极压润滑油对铜部件的腐蚀作用。
目前,很多方法还不能有效利用润滑油中含硫这一性质来完成润滑油的质量检测,导致很多实验设备及方法操作不合理,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硫与非活性硫的评定分析装备较为复杂,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实验室并不具备完善的评定分析装备,因此,急需一种较为简单的活性硫与非活性硫的评定分析装备和评定方法,以改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润滑油的含硫性质评定装置及其评定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润滑油的含硫性质评定装置及其评定方法,包括:密封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箱内的测试机构。所述密封箱左侧设置有供油箱,所述供油箱上部设置供油管和回流管,所述供油管和所述回流管分别连接储油箱,所述密封箱底部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部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承载板连接所述储油箱。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放置在承载板上的所述储油箱,所述储油箱底部设置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其上方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周侧面设置若干搅拌杆,所述储油箱外壁设置为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液体循环腔,所述液体循环腔连通所述供油管和所述回流管。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箱内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表面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活动连接铜片。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联轴器底端设置若干配合槽,所述驱动轴上部设置若干配合凸起,若干配合槽与若干配合凸起相互卡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供油管中间部分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内部设置有若干电热丝。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箱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器信号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密封箱前部设置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观察窗,且所述储油箱整体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制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光泰富(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黎光泰富(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