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轨式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3561.9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汪联峰;贺棉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西亚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轨式充电桩,其包括断路器及设置在断路器一侧的交流充电组件,所述交流充电组件包括交流充电线路板,所述断路器的出线端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具有L/N接口的连接座,所述交流充电线路板对应连接连接座的一侧向断路器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L/N接口直接接触构成电性连接。在断路器的出线端设置一个连接座,在连接座上设置L/N接口,将交流充电线路板的一侧设置成可直接与L/N接口直连的结构,可以直接将交流充电线路板直接与断路器连接,省去了以往需要将两者电连接的导线,可以省去该导线连接增加的电阻,且在装配上减少了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轨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其主要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为给新能源汽车补充燃料,通常需要给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目前,主要有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两种方式,其中,直流充电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一般用在公共充电站给运营车辆充电,而交流充电更适合在单位、园区、住宅停车位等适合长时间停车的场合大量部署,充电的便利性高于公共充电站;因此,交流充电越来越受到欢迎。
充电桩内部设有大量的功能电气元件,如开关、控制器、计量电能表、断路器等,而各个功能电气元件之间需要通过导线连接,特别是内部的交流充电线路板与断路器之间,需要从断路器的出线端连接两条导线与交流充电线路板连接,而这样设计,则存在以下缺陷,
一、采用导线连接,会增加连接点,导致接触电阻变大,进而会影响产品温升;
二、增加工序,需要先将导线与断路器的接线框连接,在将导线焊接在交流充电线路板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轨式充电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轨式充电桩,其包括断路器及设置在断路器一侧的交流充电组件,所述交流充电组件包括交流充电线路板,所述断路器的出线端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具有L/N接口的连接座,所述交流充电线路板对应连接连接座的一侧向断路器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L/N接口直接接触构成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座具有至少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设有L极出线板和N极出线板。
两个安装槽之间通过隔离板隔开设置。
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有与L接口连通的L极出线口,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与N接口连通的N极出线口。
所述连接部与L/N接口通过螺丝固定。
所述连接部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电连接部,分别由所述交流充电线路板的一侧向断路器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交流充电组件包括底壳、罩壳及设置在两者合并后形成的空间内的交流充电线路板,所述底壳一端的一侧设有第一钩持部,其另一侧设有第一边沿,所述断路器侧壁的底部对应设有可与第一钩持部构成限位配合的第二边沿及与第一边沿构成限位配合的第二钩持部,所述断路器侧壁的上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钩持部,所述罩壳的一侧设有与第三钩持部构成限位配合的第三边沿,且所述罩壳与所述底壳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底壳周向设有若干向上延伸的引导部。
所述交流充电组件包括底壳及设置在底壳上的交流充电线路板,所述交流充电线路板上设有若干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及接口接线板,所述接口接线板包括与线路板连接的固定端、置于接线框内的接触端及连接两者的连接端,所述接触端与接线框底部之间形成可供导线穿设的接线腔,所述接线框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纹配合的锁紧螺钉,所述接线框可在锁紧螺钉带动下朝向/远离所述接触端移动。
所述接触端的前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限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西亚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加西亚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