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架落车与大部件转运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3653.7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罗银生;张生平;赵俊义;陈德君;孙崇明;王晨晖;张坤;王金玉;杨金川;陈立中;刘存生;王震龙;王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1/00 | 分类号: | B61K11/00;B66C13/16;B66C13/18;G01S17/88;G06Q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架落车 部件 转运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辆架修、大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架落车与大部件转运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包括壁式检查坑、车体支墩、库内环境动态感知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交互终端、智能天车、智能AGV;库内环境动态系统用于实时采集库内环境的点云数据为智能控制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智能天车用于架车、落车以及车体库内转运,智能AGV与智能天车合作完成转向架、车体的跨库转运作业;在智能控制系统及交互终端的作用下本系统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架车、落车以及大部件的转运作业。实现库内无轨化、无浅坑化、无大型地面障碍化,作业自动化、少人化,优化库内资源配置,节省架大修库基建投资,降低上盖物业开发难度,提高工艺连续性、流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辆架修、大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地铁车辆大架修的智能架落车与大部件转运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地铁架修、大修作业会涉及到架车、落车以及车体、转向架等大部件的转运作业。架车及落车作业均在库内的架车线上完成,架车作业的主要内容是分离车体与转向架、拆除部分车下设备,落车作业的主要内容是车体与转向架的组合。国内现有的地铁架大修库,从其采用的车体架修模式上看,主要分为定位修和流水修(移位修)两大类。所谓定位修指架车、落车以及车体检修作业在库内同区、同线完成,定位修主要用于架修修程。所谓流水修指架车、落车同区、同线,而库内设置专门的车体检修区,架大修作业时,需要将车体由架车线移送至车体检修区,检修完再将其送回落(架)车线完成落车作业。
采用定位修的架修库中,为完成架车、落车作业在库内配置了壁式检查坑、移动架车机、车体支墩等地面设施、设备。大多数架修库中车体与转向架的转运由人工完成,同时,为了完成转向架的转运,还需要在库内配置运输转向架的专用轨道及转向架转盘。传统的定位修及大部件转运作业流程步骤如下:
第一步,待检车辆入库:利用公铁两用车将车辆推至壁式检查坑上方(架车线)。
第二步,车辆解钩及车厢分离:拆解车厢之间的相连部件,使相连接的车厢之间具备分离的条件,如释放半自动车钩,分解半永久车钩卡箍螺栓,取下卡箍;然后由人工将各车厢沿壁式检查坑均匀的拉开间距,以便后面的检修作业。
第三步,拆卸连接部件以满足车体与转向架分离的条件:分离安装在中心销下端的螺栓及垫片、下盖,拆卸设置在高度调整阀和转向架构架之间的调整杆;拆卸抗侧滚扭杆与车体连接的螺栓,分解安装在轴箱上的各种传感器电缆,分解ATP天线的接收线圈电缆,分解空气软管(制动风管、停放制动风管),分解牵引电机电缆。
第四步,转向架与车体分离(简称架体分离):人工利用移动架车机支撑车体,随着车体的升起,转向架留在原位,从而实现转向架与车体的分离,完成架车作业。
在完成架车作业后,不再移动车体,直到检修完成;检修完毕后,在架车线处进行编组、落车作业。由于车体将在架车位置放置时间长达20多天,为了避免移动架车机因长时间受力造成设备损坏(移动架车机支撑车体其受力模型相当于悬臂梁),所以需要使用车体支墩将移动架车机替换下来。
替换完车体支墩后,要进行转向架转运。由人工从车体下方沿轨道将转向架推出,并经转向架转盘及转向架转运专用轨道,将转向架转运至转向架检修库。
采用流水修的架大修库中,为完成架车、落车作业在库内配置了地坑架车机(包括车体架升单元和转向架架升单元)、工艺转向架等地面设备。车体、转向架的转运作业主要由人力完成,而由于车体检修区与架车线不同区且距离相对较远,因此在库内还配置了用于车体转运作业的工艺转向架、移车台来辅助人工完成车体的跨线、跨库(不同跨之间)转运。为完成转向架转运,同样需要配置连接转向架检修区的专用轨道以及转向架转盘。
传统流水修架车作业时,由地坑架车机的转向架架升单元将列车整体架升至预设高度;然后再对列车进行解编、解体,完成架体分离准备;然后车体架升单元起升并支撑住车体,随后转向架架升单元降至原位,转向架落地,架车作业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