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打印分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3666.4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彭琳智;刘怡文;翟海迪;石文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琳智;刘怡文;翟海迪;石文希 |
主分类号: | B65H43/08 | 分类号: | B65H43/08;B65H29/60;B41J3/60;B41J29/39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段凯 |
地址: | 221499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打印 分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打印分拣机,包括分拣架,分拣架由隔板从下至上分隔成控制层、检测运输层以及放置层;控制层内设有电源装置以及控制器;检测运输层设有进纸口以及若干个出纸口,出纸口的数量与待分拣类型的数量相同;检测运输层还设有传送机构以及灰度传感器;放置层用于放置待分拣纸张,放置层上设有开关,开关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且控制其通断。本发明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廉,清洁环保,误差小,评判的易用性和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面打印分拣机。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纸张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公司,家庭都缺少不了纸,打印机也不是什么新鲜品,但纸张的 浪费非常严重,很多人为了方便选择单面打印;据了解:木浆2540万吨,占纸浆消耗总量27%,其中进 口木浆占17%、国产木浆占10%;废纸浆6189万吨,占纸浆消耗总量65%,其中进口废纸浆占24%、国 产废纸浆占41%;非木浆755万吨,占纸浆消耗总量8%,其中稻麦草浆占3.5%、竹浆占1.6%、苇(荻) 浆占1.2%、蔗渣浆占1.2%、其他非木浆占0.4%。以一棵12米高的树计算,比利时用纸多,每人年均“消 耗”8.51棵树,中国的这一数字为1.81棵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打印分拣机:
一种双面打印分拣机,包括分拣架,所述分拣架由隔板从下至上分隔成控制层、检测运输层以及放置 层;
所述控制层内设有电源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电源装置负责给所述分拣机中各电子元器件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器为控制中心,负责发布指令、信号处理以及系统升级;
所述检测运输层设有进纸口以及若干个出纸口,所述出纸口的数量与待分拣类型的数量相同;
所述检测运输层还设有传送机构以及灰度传感器;所述传送机构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并将从进纸口进入 的纸张传输至制定出纸口;所述灰度传感器有多个且分布在所述检测运输层的上下两侧,所述灰度传感器 传输检测信号至控制器;
所述放置层用于放置待分拣纸张,所述放置层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且控制其通 断。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器采用arduino微控制器。
作为改进,所述出纸口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对应上层单面打印出纸口、下层单面打印出纸口以及双面 打印出纸口。
作为改进,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马达以及减速电机;所述马达有若干个且位于所述检测运输层的上壁, 若干个所述马达分别设于所述进纸口以及出纸口处;所述减速电机有若干个且位于所述检测运输层的下 壁,所述马达与减速电机间配合可实现纸张的传输。
作为改进,所述马达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马达一组且分别设于所述进纸口、上层单面打印出纸口、 下层单面打印出纸口以及双面打印出纸口处;所述减速电机有两个且均可正反转。
作为改进,所述灰度传感器的数量为六个,每三个灰度传感器一组且分别设于所述检测运输层的上下 壁。
作为改进,所述灰度传感器呈交错排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廉,有益于在规模生产的同时保 持清洁环保;采用交叉放置的灰度传感器,降低使用误差,避免分拣出错;采用1-2秒的延迟控制,避免 因灰度传感器对无效灰度的误判造成的浪费;采用串联的形式集成同种条件马达的接口,降低对主板数字 接口数量的要求,降低成本;采用数字控制高低电平的方式替代VCC以及GND接口,来解决马达的正反 转问题,提高控制的易用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面打印分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面打印分拣机中传输运输层上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琳智;刘怡文;翟海迪;石文希,未经彭琳智;刘怡文;翟海迪;石文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