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酸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4105.6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由文颖;卢金帅;王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9/00 | 分类号: | C12P9/00;C12N1/20;C12R1/41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任永哲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酸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酸钙的制备方法。将脱脂米糠和根瘤菌加入到LB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得到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喷洒到碱性物质上,搅拌,得到混合液;混合液过滤,得到沉淀;沉淀经洗涤、干燥得到植酸钙。本发明试剂消耗小、成本低,制得的植酸钙产品的回收率高、纯度高,回收率可达99%以上,纯度可达93%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酸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酸钙是植酸的钙盐,广泛分布于植物体中,是植物种子的主要成分,能保护种子在贮存时不受氧化而无损失,谷类种皮(如米糠)和豆类中含量较高。植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日用化工、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等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食品行业中用于酒类酵母培养时,替代磷酸钾可以使酵母增殖乙醇成分增加味道变得更加芳醇;油脂工业上可用来精制高纯度的植物食用油提高精炼率;印刷和感光材料工业中可用于制备平板减感液和用于制备预感光的正性感光平板;医药行业中精制植酸钙制成的内服药品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恢复体内磷的平衡且有补脑、治疗神经炎、神经衰弱及小儿佝偻病等效用。此外,工业生产中,液体植酸钙可以不经过烘干直接用于生产肌醇,也可以经洗涤后用弱酸除去植酸钙中大部分钙镁离子,再进行离子交换制取植酸。近年来,由于植酸钙有着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外食品行业以及医药行业对植酸钙的需求迅速增加,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
目前,植酸钙的生产普遍采用酸碱中和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酸碱中和沉淀法是用盐酸等强酸浸泡原料,然后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和沉淀,得到植酸钙产品。酸碱中和沉淀法存在着提取率低、试剂消耗量大、成本高、污染大等缺点。而树脂吸附法是原料经过树脂吸附后,用盐酸等强酸洗脱,得到洗脱液,洗脱液用氢氧化钙等碱性试剂中和,得到沉淀,沉淀过滤、烘干,得到植酸钙产品。树脂吸附法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在生产过程中吸附树脂易堵塞会使植酸钙的收率下降,而且吸附树脂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来清洗,工作效率较低。
中国专利CN 103242362 A公开一种膜技术制备高纯度植酸钙的生产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脱脂米糠粉碎酸浸;(2)框板过滤,得到合并滤液;(3)超滤,收集得到的膜透过液和截留液;(4)加入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收集两种沉淀液;(5)微滤,收集截留液得到两种液体植酸钙;(6)干燥,得到两种固体植酸钙。此专利中仍然需要用到大量的酸试剂进行酸浸,试剂消耗量大,污染严重,膜需要定期清洗,工作效率低。
中国专利CN 104045665 A公开一种菲汀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有机磷含量0.6%的玉米浸泡水119m3,经速流罐沉降10小时;吸附:上清液进入装有7吨处理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型号D315,树脂与废水的吸附比例范围1:17,上样流速控制在每小时3倍柱体积;解析洗脱:用压缩空气吹净残留在柱子内的玉米水,反方向进1倍柱体积自来水,配制,6.5%的盐酸以每小时2倍柱体积的速度洗脱树脂,洗脱时间3小时,再用压缩空气吹净柱子内的洗脱液,用1倍柱体积自来水清洗树脂,混合得到洗脱液;中和:用氢氧化钙配制16%的悬浊液,逐步调节洗脱液至pH7;板框过滤分为两级,一级压滤是将菲汀混合液中的菲汀固形物初步分离出来,初级滤液回收用于配制洗脱剂、中和剂;经一级压滤分离出的菲汀用3倍清水再次洗涤后送入二级压滤,分离出比较纯净的菲汀。此专利中树脂需要用大量的盐酸进行洗脱,盐酸消耗量大且污染环境,树脂需要定期清洗,费时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4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