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4928.9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6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朋;李新坤;何娇;刘院省;赵雄;蔡玉珍;王风娇;王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杨春颖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气室玻壳 耐压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气瓶(1)、球阀Ⅰ(2)、承压筒(3)、压力传感器(4)、安全阀(5)、球阀Ⅱ(6)、球阀Ⅲ(7)、不锈钢接头(8)、防爆筒(9)、气室玻壳(10)、输气管路(11)和排气管路(12);
高压气瓶(1)的出口与输气管路(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防爆筒(9)后与气室玻壳(10)连接;
球阀Ⅰ(2)、承压筒(3)、球阀Ⅲ(7)、不锈钢接头(8)按照由高压气瓶(1)至气室玻壳(10)的方向,依次设置在输气管路(11)上;
承压筒(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和安全阀(5);
排气管路(12)与输气管路(11)连通,位于压力传感器(4)与球阀Ⅲ(7)之间;
球阀Ⅱ(6)设置在排气管路(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气管路(11),包括:输气管路Ⅰ(111)和输气管路Ⅱ(112);
不锈钢接头(8)与高压气瓶(1)出口之间的管路为输气管路Ⅰ(111),输气管路Ⅰ(111)为不锈钢材质的管体结构;
不锈钢接头(8)与气室玻壳(10)之间的管路为输气管路Ⅱ(112),输气管路Ⅱ(112)为不锈钢材质过渡至石英材质的管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气管路Ⅰ(111)和输气管路Ⅱ(112)通过不锈钢接头(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防爆筒(9),包括:防爆筒体和防爆筒盖;
防爆筒体与防爆筒盖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防爆筒盖上设置有孔洞,输气管路Ⅱ(112)穿过防爆筒盖上的孔洞与气室玻壳(10)连接,气室玻壳(10)位于防爆筒(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气瓶(1)自带减压表,高压气瓶(1)输出的气体压力为0~5MPa;其中,高压气瓶(1)内存储的气体为惰性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筒(3)为: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得到的、极限承压6MPa的筒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器(4)为电感式数显压力表,最大量程为4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安全阀(5)为弹簧式起跳安全阀,起跳压力为4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防爆筒(9)为:采用亚克力材质制备得到的筒体结构。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输气管路(11)的一端与高压气瓶(1)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气室玻壳(10)热熔接;
步骤2,开启球阀Ⅰ(2)、球阀Ⅱ(6)和球阀Ⅲ(7);开启高压气瓶(1),利用高压气瓶(1)释放的高压气体对整个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进行吹扫,去除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内残留灰尘和水蒸气;检查球阀Ⅰ(2)、球阀Ⅱ(6)和球阀Ⅲ(7),确认球阀Ⅰ(2)、球阀Ⅱ(6)和球阀Ⅲ(7)正常后,关闭高压气瓶(1);
步骤3,关闭球阀Ⅱ(6),开启球阀Ⅰ(2)和球阀Ⅲ(7);开启高压气瓶(1),并调节高压气瓶(1)输出的气体压力至0.15MPa;检测输气管路(11)的另一端与气室玻壳(10)的热熔接处是否有渗漏,若无渗漏则关闭球阀Ⅲ(7);
步骤4,调节高压气瓶(1)输出的气体压力至0.2MPa,关闭球阀Ⅰ(2),打开球阀Ⅲ(7),持续一段时间,并观察防爆筒(9)内的气室玻壳(10)状态是否完好;若气室玻壳(10)状态完好,则关闭球阀III(7);若气室玻壳(10)破碎,则打开防爆筒(9),清扫碎片,结束测试;
步骤5,按照设定气压增幅,逐步提高高压气瓶(1)输出的气体压力,每次均重复步骤4中操作,观察防爆筒(9)内的气室玻壳(10)状态是否完好;其中,设定气压增幅为0.2MPa;
步骤6,当高压气瓶(1)输出的气体压力达到目标压力后,气室玻壳(10)状态仍保持完好,则关闭高压气瓶(1),打开球阀Ⅱ(6),排出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内的高压气体,将不锈钢接头(8)取下,再将气室玻壳(10)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49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合金变曲母线喷管真空热成形方法
- 下一篇:充液管路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