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5304.9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储群雄;胡晓晖;卢宗奎;梁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宏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7 | 分类号: | G01F1/37;G01F15/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王忠玮;赵玉琴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板 差压式 流体 流量 测量 装置 | ||
一种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其包括若干个连为一体的取样单元,每个取样单元均包括正压取样端和负压取样端,其中正压取样端包括聚压筒、连接在聚压筒底部的挡板、插入在聚压筒内的正压取样管、悬挂在正压取样管中的第一清灰棒;其中负压取样端包括连接在聚压筒外壁上的负压取样管,负压取样管内悬挂有第二清灰棒;若干个正压取样管的端部连通,汇聚成一个正压取样口,若干个负压取样管的端部连通,汇聚成一个负压取样口;本发明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通过聚压筒和聚压板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正、负压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取样管处的清灰棒可避免飞尘和其他杂质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流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流体流量测量装置的种类繁多,主要有:机翼型、文丘里型、笛型、阿牛巴型、威力巴型、孔板型、喷嘴型、插入式文丘里型以及插入式孔板型等,但是在含尘气体和含污液体的流量测量方面,各测量装置的使用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在含尘气体测量方面,由于含有灰尘,测量装置一次元件很容易堵塞,同样对于含杂质液体的流量测量,也同样存在堵塞问题。无法长期可靠使用。上述所有流量测量装置都没有很好地解决防堵塞问题。
2、若整个管道采用机翼型或文丘里型、孔板型等流量测量装置时,其压力损失很大,长期运行风机电耗增加,节能效果差;
3、许多流量测量装置安装要求高,其要求的前后直管段较长,在许多场合无法满足;
4、由于管道截面大,流场不均匀,采用插入式单点测量的装置,无法准确地测量出管道内的平均风量;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挡板差压式防堵型流体流量测量装置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通过取样单元可实现单点测量,通过若干取样单元的联合可实现全截面测量,通过聚压筒和挡板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正、负压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取样管处的清灰棒可避免飞尘和其他杂质造成堵塞。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其包括若干个连为一体的取样单元,每个取样单元均包括正压取样端和负压取样端,其中正压取样端包括聚压筒、连接在聚压筒底部的挡板、插入在聚压筒内的正压取样管、悬挂在正压取样管中的第一清灰棒;其中负压取样端包括连接在聚压筒外壁上的负压取样管,负压取样管内悬挂有第二清灰棒;若干个正压取样管的端部连通,汇聚成一个正压取样口,若干个负压取样管的端部连通,汇聚成一个负压取样口。
进一步的,所述聚压筒安装在管道内部,并与管道平行,开口方向与流体流向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直径小于聚压筒的直径,通过若干连杆安装在聚压筒的底部,且挡板与聚压筒内壁留有间隙,形成泄灰口。
进一步的,所述正压管内部的第一清灰棒通过轴销与正压取样管的管壁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清灰棒通过轴销与负压取样管的管壁可旋转连接。
一种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利用挡板差压原理对管道内流体的流量进行测量,其包括位于管道内的挡板和位于挡板两侧的正压取样管和负压取样管,流体冲击挡板时动能转换成压力能,此处的正压取样管压力较高,挡板另一侧的负压取样管不受流体冲击,其压力较低,二者形成压差,测得的压差根据伯努利方程计算流体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内流体流速较低时,在管道内安装聚压筒,通过聚压筒扩大挡板两侧的压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再者,本发明挡板差压式流体流量测量装置通过取样单元可实现单点测量,通过若干取样单元的联合可实现全截面测量,通过聚压筒和挡板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正、负压差,从而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取样管处的清灰棒可避免飞尘造成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宏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宏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5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