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6975.7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9/08;A61P1/10;A61P39/06;A61K3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便秘 外用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大黄、芒硝、火麻油、巴豆霜制成浓度为1~90%的外用制剂,可将其装入异型塑料瓶(15‑20mL)中待用。本发明采用的中药大黄具有泻热通便之功效,大黄、芒硝两药配伍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之功效。火麻油润肠通便,巴豆霜主治二便不通,故本发明所述外用制剂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润肠通便之功效,可达到预防和消除便秘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本发明最大特点为携带方便、随时可用、当即见效,男女老少皆可使用,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是肛肠病及其多种疾病的诱因,宿便堆积在肠道里压迫肠壁,使肠粘膜受伤,肠蠕动变慢。另外,宿便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部位,导致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褐斑、痤疮、肥胖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性减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肠道里的宿便长期堆积,不能及时排出,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所以,保持天天大便通畅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便秘的方法主要有两类,西药主要有果导片、液体石蜡、西必利片、硫酸镁等;这些西药多为一些润滑剂、稀释剂及刺激性泄剂药,往往治标不治本。中成药主要有麻仁润肠丸,通阳润燥丸,牛黄解毒丸、片等。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用植物还有芦荟汁、番泻叶等,这些产品都很有效,但都是口服药,必须得小心服用。某些药物植物制成的通便剂和化学通便剂一样,不宜过多使用,以免造成肠粘膜损伤及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且还会给人们生活、工作出行都带来诸多不便和担心,有时也会造成尴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用制剂原材料来源广泛,可用于预防和消除便秘,治疗效果明显,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推广价值。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下列原料组成:
大黄52-63克、芒硝30-35克、火麻油1.5mL-2.0mL、巴豆霜0.1-0.5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制剂由下列原料组成:大黄60克、芒硝33克、火麻油2.0mL、巴豆霜0.1克。本品呈淡黄色液体,每支制剂15-20mL,避光、密封在干燥阴凉处保存,保质期12个月。
本发明采用的中药大黄具有泻热通便之功效,大黄、芒硝两药配伍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之功效。火麻油润肠通便,巴豆霜主治二便不通,故本发明所述外用制剂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润肠通便之功效,可达到预防和消除便秘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
所述大黄为本方君药,芒硝为臣药,佐以火麻油。火麻油是天然的中药火麻仁压榨而成。巴豆霜为使药。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用于治疗便秘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原料药,将大黄、芒硝煎汤后加入火麻油和巴豆霜,制成浓度为1~90%的溶液即得所述外用制剂。具体为:
取原料药,将大黄用清水洗净后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放入不锈钢锅内用文火煎10分钟左右,趁热将芒硝倒入大黄药液中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火麻油和巴豆霜混合均匀,制成浓度为1~90%的外用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外用制剂可用于治疗便秘,治疗效果好,男女老少均可使用,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随时可用、当即见效。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且长期使用效果更佳,用后浑身轻松,心情舒畅,并能延缓衰老,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使用方法:将本发明所述外用制剂装入药瓶(最好是异型塑料瓶)中,使用时,取下瓶盖,将药瓶缓慢插入肛门,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5-10分钟后即可排出粪便或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平,未经张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6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