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元素等量变换的高熵合金烧结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7526.4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雷宇辉;杜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4 | 分类号: | B22F3/14;B22F9/04;C22C3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素 等量 变换 合金 烧结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元素等量变换的高熵合金烧结成型工艺,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Co、Cr、Fe、Ni、Cu、Ti单质粉末按照等原子百分比进行称量混合,将其配置成不同比例成分的CoCrFeNi(CuTi)subgt;x/subgt;高熵合金粉末,其中x=0.2‑1.0;步骤2,将步骤1配置的高熵合金粉末置于球磨罐中进行高能球磨,制备出所需成分均匀的不同比例成分的混合高熵合金粉末;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高熵合金粉末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或快速热压烧结成型,待其烧结冷却后脱模得到(CuTi)subgt;x/subgt;双元素等量变换的高熵合金块体。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得到的高熵合金致密度高、组织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熵合金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元素等量变换的高熵合金烧结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是在非晶合金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类新型合金,该合金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蚀性、高耐磨性以及高的抗氧化性等优异性能而引起材料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995年,叶均蔚教授提出多主元高熵合金的设计理念:合金元素一般大于等于5种元素,且每种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5%~35%,熵值大于1.61R。这种新型合金设计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合金单一主元的设计观念,开创了合金设计领域的新思路。传统合金设计理念认为,合金组分越多,越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或复杂相。然而,研究表明,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的合金组分会产生高熵效应,该效应能促进具有体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等固溶体相的形成,能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甚至能有利于非晶体结构的形成。
迄今为止,高熵合金的制备工艺主要可分为四种,机械合金化法、粉末冶金法、真空熔炼法和激光熔覆法,然而,真空熔炼法和激光熔覆法等方法只适合于实验室研究且耗资巨大、设备复杂、工艺复杂、组织偏析不可避免等一系列缺点,使其对于高熵合金的未来商业化发展影响比较大,限制了高熵合金的批量化生产,不利于高熵合金的应用。然而机械合金化法往往和粉末冶金法相结合使用,并且其能有效改善组织偏析、生产成本低、可以大批量生产等,因此采用真空热压与快速热压烧结的烧结工艺探索对未来高熵合金的批量化生产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元素等量变换的高熵合金烧结成型工艺,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得到的高熵合金致密度高、组织均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元素等量变换的高熵合金烧结成型工艺,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Co、Cr、Fe、Ni、Cu、Ti单质粉末按照等原子百分比进行称量混合,将其配置成不同比例成分的CoCrFeNi(CuTi)x高熵合金混合粉末,其中x=0.2-1.0;
步骤2,将步骤1配置的高熵合金混合粉末置于球磨罐中进行高能球磨,制备出所需成分均匀的不同比例成分的混合高熵合金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高熵合金粉末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或快速热压烧结成型,待其烧结冷却后脱模得到(CuTi)x双元素等量变换的高熵合金块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步骤1中的Co、Cr、Fe、Ni、Cu、Ti单质粉末为纯度为99%、粒径为40um-48um的粉末。
步骤2中球磨时球料质量比为8~12:1,球磨机转速为200~400r/min,球磨时间为20~24h。
步骤2中球磨时磨球分为大、中、小三型且直径为9.5mm、5mm以及3mm三种磨球;的大、中、小三种磨球的质量比为2:3:5。
步骤3中真空热压烧结的真空度为1.5x10-2pa,烧结压力为30~40MPa,烧结温度为1050℃~1200℃,保温时间为30~60min。
真空热压烧结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7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难熔合金的低温3D打印成形方法
- 下一篇:透湿薄膜复合材料以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