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动力单元及交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8399.X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秋;胡尊严;刘树成;张奔;胡家毅;徐梁飞;欧阳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77/11;F02B77/00;F01P1/00;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动力 单元 交通工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动力单元及交通工具,柴油动力单元包括:厢体,发电模块与动力模块,屏蔽罩,燃油箱及散热模块。所述厢体包括厢体本体与支架,所述厢体本体设有安装腔与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上述柴油动力单元,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了屏蔽罩的设计,对动力模块进行了隔振、隔热与电磁屏蔽,厢体本体设有散热口,散热模块设与安装腔连通,无需另外预留空气进入动力单元的空间,如此有利于提高厢体的结构紧凑性,有效提升厢体内部容纳腔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厢体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柴油动力单元的减振降噪性能,进而提高柴油动力单元的使用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动力单元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其中,智能柴油动力单元是实现混合动力车辆低油耗、高可靠性、轻量化、模块化的核心部分。智能柴油动力单元由柴油发动机及其附属系统、发电机及控制器、燃油箱、静音厢体等组成。需要采用适当的集成技术集成各部件,使智能柴油动力单元在满足动力输出和散热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减振降噪的需求,在某些使用场景下还需满足的隔热、降低红外特征、电磁屏蔽等需求。
传统的智能柴油动力单元,隔振降噪的措施一般是采用密闭的发动机隔声舱的方式,同时发动机隔声舱外部上侧设置有冷却空气进入散热的流道,以获得较好的隔振降噪和散热的效果。为了留出冷却空气进入散热的空间,需要增加智能柴油动力单元的总高度,从而使得智能柴油动力单元在高度方向偏高,因此传统的智能柴油动力单元难以兼顾减振降噪和紧凑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柴油动力单元及交通工具,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紧凑性,同时保证减振降噪功能,进而提高柴油动力单元的使用品质。
一种柴油动力单元,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包括厢体本体与支架,所述厢体本体设有安装腔与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发电模块与动力模块,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动力模块均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动力模块机械连接;屏蔽罩,所述屏蔽罩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屏蔽罩罩设于所述动力模块上;燃油箱,所述燃油箱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燃油箱与所述动力模块连通;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散热模块用于抽吸所述柴油动力单元外部的空气,以对所述发电模块和/或所述动力模块散热。
上述柴油动力单元,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由于采用了屏蔽罩的设计,对动力模块进行了隔振、隔热与电磁屏蔽,由于厢体本体设有散热口,散热模块设与安装腔连通,使得冷却空气能够通过散热口进入到安装腔内部,供散热模块使用,形成散热风道,一方面,有利于柴油动力单元的散热,另一方面,无需另外预留空气进入动力单元的空间,如此有利于提高厢体的结构紧凑性,有效提升厢体内部容纳腔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厢体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柴油动力单元的减振降噪性能,进而提高柴油动力单元的使用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厢体设有维修门,所述维修门可打开式连接于所述厢体本体,所述散热口设置于所述维修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维修门为两个以上,至少两个所述维修门设置于所述厢体本体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厢体还包括百叶窗,所述百叶窗转动连接于所述散热口的口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箱沿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动力模块的周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箱包括第一燃油箱与第二燃油箱,所述第一燃油箱与所述第二燃油箱间隔相对设置并连通,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动力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燃油箱与第二燃油箱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柴油动力单元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动力模块与所述发电模块通过所述减震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8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